高中化学《认识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教案1.docVIP

高中化学《认识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教案1.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化学《认识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教案1,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卤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高中化学教案,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高中化学教学案例,高中化学选修4教案,高中化学必修二教案,高中化学选修四教案,高中化学优秀教案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认识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 以第3周期元素为例,使学生掌握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并能用原子结构理论初步加以解释; 2. 通过“实验探究”、“观察思考”,培养学生实验能力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处理和总结能力; 【教学重点】 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教学难点】 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教学方法】 1. 通过“活动·探究”,学会运用具体事物来研究抽象概念的思想方法; 2. 通过“阅读探究”、“交流·研讨”、“观察思考”等活动,培养学生获取并整合信息的能力; 【教师具备】 实验器材 药品 Na、Mg、Al及MgCl2、AlCl3溶液NaOH溶液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课】前面我们学习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它对我们化学有什么作用呢?大家知道,门捷列夫在编制元素周期表时,人类只发现了六十多种元素,因此他做过很多大胆的预测,如他就预测在硅和锡之间存在一种元素—-“类硅”,15年后该元素被德国化学家文克勒发现,为了纪念他的祖国,将其命名为“锗”。 【设问】你知道门捷列夫是如何做出如此准确的预测的吗? 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引导他们关注元素周期表的重要作用 2分钟 【回?顾】元素周期表的结构。要想深入的理解元素周期表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需搞清楚同周期元素和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本节课共同探索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 【板书】 第三节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 【转?折】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以第三周期的元素为例来研究同周期元素得失电子能力的递变。 【板演】请写出第3周期元素的名称和元素符号。 【媒体展示】第3周期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 【提?问】第三周期元素原子结构存在哪些相同点和递变性? 【板?书】1. 第三周期元素原子结构 相同点:电子层数相同。 递变性:核电荷数依次增多;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写出第三周期的元素符号,画出原子结构示意图。 总结出第三周期元素原子结构的相同点和递变性。 学生代表发言 回忆旧知识,为新课做知识上的铺垫。 培养学生协作及归纳总结能力。 训练学生组织语言及表达能力。 8分钟 【讨论】由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的递变推测第三周期元素得失电子能力的递变 【转 折】理论推测需实验来验证,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是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方案来验证我们的预测。 【设问】如何用实验验证你的结论? 【阅读】教材P21页“方法导引”。 【讲解】分析方法导引内容 分组讨论 阅读方法导引,获得判断金属元素失电子能力强弱的判断依据。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获得信息,为设计实验做好准备。 使学生充分理解理论指导的内容,能在设计实验时加以充分的利用。 5分钟 【讨论】由方法导引及你对Na、Mg、Al性质的了解,和所提供的实验药品,设计实验方案来验证对Na、Mg、Al失电子能力的预测。 【讨论】实验方案的可行性,并对实验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加以强调。 【板?书】2. 设计实验方案 【指导学生实验】根据所设计的实验,分组进行实验验证,实验中遇到问题组内同学讨论解决。注意观察实验现象。 【指导】各组派代表汇报实验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提问】根据上述实验现象,我们可以得到怎样的结论,与我们的理论预测是否一致。 【投影】实验现象 【板?书】3. 结论:Na、Mg、Al失电子能力依次减弱。 分组讨论 代表发言: (1)根据方法导引一设计,Na、Mg、Al分别与水(或酸)反应。 (2)根据方法导引二设计,在与水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并分别做MgCl2、AlCl3溶液NaOH溶液的反应。 分组实验 汇报成果 总结结论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争论中提高认识。 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性思维能力,并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 培养动手能力,实验观察能力,增强感性认识,使学生更加热爱科学,相信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从大量的实验现象和事实中归纳总结的能力。 15分钟 【转折】我们通过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方案验证了我们对Na、Mg、Al失电子能力的推测,那么,Si、P、S、Cl的得电子能力是否如我们所预测的一样依次增强? 【投影】方法导引 【讲解】分析方法导引内容。 【阅读】教材P21页“阅读探究” 【概括】请完成表格 【投影】表格 【板书】硅、磷、硫、氯四种非金属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 【小结】这节课,大家通过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方案,探索出Na、Mg、Al失电子能力的强弱;通过阅读探究的方式得出Si、P、S、Cl得电子能力的强弱。 【投影】完成填空 阅读方法导引的内容,获得判断非金属元素得电子能力强弱的判断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精品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