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鄂教版七上《世说新语三则(咏雪,道旁李树,复裈)》word教案.docVIP

2016年鄂教版七上《世说新语三则(咏雪,道旁李树,复裈)》word教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年鄂教版七上《世说新语三则(咏雪,道旁李树,复裈)》word教案.doc

鄂教版《世说新语三则》(咏雪、道旁李树、复裈)教案.txt43风帆,不挂在桅杆上,是一块无用的布;桅杆,不挂上风帆,是一根平常的柱;理想,不付诸行动是虚无缥缈的雾;行动,而没有理想,是徒走没有尽头的路。44成功的门往往虚掩着,只要你勇敢去推,它就会豁然洞开。《世说新语三则》(咏雪,道旁李树,复裈)教案 学习目标 1. 朗读背诵文言课文。 2. 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意。 3. 积累一些文言词语。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 朗读背课文言课文 (2) 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意。 2.难点 (1) 翻译文言文 (2) 积累一些文言词语。 课时划分 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咏雪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 朗读课文3遍,查字典,看注释,试翻译。 2. 思考课后研讨与练习。 3. 课外查找作家作品资料。 二、导语 我国自古以来,出现过许许多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关于他们的美谈,至今流传我们今天习的课文,就有三位这样的儿童。 三、正课 1. 作家作品简介。 刘义庆(403—444)南朝文学家。彭城(现在江苏徐州市)人。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南兖州刺史。爱好文学,招纳文士。原有集,已佚。 《世说新语》原为8卷,今本作3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36门,主要记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地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鲁迅曾指出:“这种清谈本从汉末清议而来。汉末政治黑暗,一般名士议论政事,其初在社会上很有势力,后来遭执政者之嫉视,渐渐被害,如孔融、弥衡等都被曹操设法害死,所以到了晋代底名士,就不敢再议政事,而一变为专谈玄理;清议而不谈政事,这就成了所谓清谈了。但这种清谈底名士,当时在社会上仍旧很有势力,若不能玄谈的,好似不够名士资格;而《世说》这部书,差不多就可看做一部名士底教科书。 2、朗读《咏雪》。要求语音正确,节奏合理,读出感情。 3、指导学生翻译课文,一人一句。 4、质疑:文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讨论并归纳:家庭气氛融洽、欢快、轻松、文雅…… 5、质疑:文中的“儿女”指子侄辈,指家庭中年轻一代,现在的“儿女”指什么? 讨论并归纳:指子女,这就是古今词义的变化。 6、质疑:文中的“拟”指什么,现在的“拟”又指什么?这是文言中什么现象? 讨论并归纳:古义指相比,今义指打算、仿照,这是古今词义的变化。 7、质疑:“公大笑乐”的原因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有不同的解释 (1) 对子侄辈的答案都很满意。 (2) 笑前一喻,乐后一喻。 (3) 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古人称谢道韫为才女,曰:“咏絮才”就是从这里来的。 8、探究质疑:你认为两个比喻哪个更好? 讨论并归纳:有两种相反的意见。 (1)认为“撒盐”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跟盐相似,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跟雪花纷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因此说,前一喻好,后一喻不好。 (2)认为“柳絮”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正好英国大诗人雪莱所说,“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有深刻的意蕴;而“撒盐”一喻所缺的恰恰是意蕴。“撒盐空中”,干什么呢?且形象不美。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好就好在有意象,“撒盐”一喻仅有物象而无意蕴,所以说不好。 9、质疑:你知道古人有哪些喻雪的名句?或者你给雪来一个恰当的比喻。 讨论并归纳:可自由发言。 示例: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像鹅毛漫天飞舞, 像蒲公英种子 四.小结 文章客观地叙述了谢家子弟“泳雪”一事的始末,以描写人物语言为主,全篇语言简练,在不足百字的文章里,清楚地交代了事情的时间,地点,缘以及经过和结果。虽未作一字议论,但从文末补充交代的身份可以看出,作者更赞赏道韫的才气。 五.作业 1. 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一、1.二、1.3.三。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 预习 1. 朗读《道旁李树》《复裈》课文3遍,查字典,看注释,读翻译。 2. 思考课后研讨与练习。 二、 导语 《世说新语 雅量第六》还有这样一则故事:王戎小时候看到路旁有一棵李树,上面长着许多李子。小伙伴们都争先恐后的去摘李子,只有王戎不动,你知道他为什么不去摘吗?请看课文。 三、正课 1. 朗读《道旁李树》。要求语音正确,节奏合理,读出感情。 2. 指导学生翻译课文,一人一句。 3. 质疑:王戎为什么未尝一口能知道这一定是苦李? 讨论并归纳:这是因为他虽小却能注意观察,认真面目思索的结盟果。树在路旁,如果李子甜早就让人家摘光了这是其一,

文档评论(0)

qsp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