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中国山水画表现内容与审美取向的认识与理解.pdf
艺术论坛
对中国山水画表现 内容与审美取 向的认识与理解
申庆全
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 157041
摘要 :中国山水画艺术是 中国画的重要门类。山水画在我国的隋唐时代就已经成为独立的艺术体裁。无论从技法还是画理其发展的都
相对比较成熟。它充分地体现了中华民族崇尚自然、热爱自然、表现 自然:以及与 自然和谐相处、相互尊重的 “天人合一”的 自然观。集
中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结构、审美理想和价值取向。
关键词:山水画;表现 内容;审美取向;认识;理解
中国画,简称 “国画”,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 神的艺术表达形式就是山水画。因为山水画能通过外在的自然之
着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在当下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时期 ,中 有“”,写出画家内在之 “灵”,这是人类对 自然的真挚热爱,是
国画也出现了空前的繁荣。中国山水画与山水诗一样 ,早在一千多 人类与自然高度统一、和谐相处的结果。
年前的唐代便远离了状物象形的阶段 ,走向意匠独运、以抒发作者 二、山水画的审美取向
主观情怀为终极目标的境界。唐代的王洽,宋代的米芾、米友仁父 中国山水画所表现的不仅仅是人类对 自然的热爱,它还是人类
子 ,元代的王蒙,明代的陈道复,清代的石涛、朱耷 ,现代的黄宾 的精神家园。在那里山水美是客观社会性和具体形象的统一,它使
虹、刘海粟、张大千、李可染、石鲁等,都相继在中国写意山水画 人类提高了审美,陶冶了人类的精神,净化了人类的心灵,它给人
上做出了令人称颂的建树。如何理解中国山水画内容的表现与审美 类带来的是精神慰籍。中国山水画中的山与水早已不是 自然中的山
价值,是当今盛世时期进行山水画创作值得探讨的话题。 与水,那是艺术家精神的山水。是对 自然景物的审美演进与升华。
一 、 山水画的表现内容 是人类精神的寄托与理想追求。
中国山水画是中国文化的独特艺术形式。虽然其表现题材主要 虽然山水画艺术形成于隋唐时期,但是早在春秋时代的孑L子就
以自然山川为主,但它所折射的是人与 自然的和谐关系。遍览中国 用 “比德”的方式提出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
美术史上流传的经典作品和现当代艺术家们所创作的山水画可见, 的审美思想。山川在这里更多体现的是人类赋予它的人文精神。它
其画面主体无一不是以山、水、树木和云、气等构成画面主体。人 拉开了与原始朴素的自然情感的距离,使山水画中的山与水和自
们的审美眼光总希望投向生机勃勃的事物,把 自然山水拟人化 ,使 然中的山水有了本质的区别。郭熙在 《林泉高致 ·山水训》中说:
人联想起生命的流动。郭熙在 《林泉高致》中指出: “山以水为血 君“子之所以爱夫山水者,其 旨安在?丘园养素,所常处也;泉石啸
脉,以草木为毛发,以烟云为神采。故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 傲,所常乐也;渔樵隐逸,所常适也;猿鹤飞呜,所常亲也。尘嚣
得烟云而秀媚。水以山为面,以亭榭为眉 目,以鱼钓为精神;故水 繁锁,此人情所常厌也;烟霞仙圣,此人情所常愿而不得见也。”
得山而媚,得亭榭而明快,得渔钓而旷落”。美存在于生命的运动 山水画同真实的山水给人的感受所以不一样,是因为山水画上的景
之中,生命的枯竭或生理上存在的任何缺陷都会妨碍事物的美的表 物是通过画家的审美眼光观察到的,它是画家经过情景交融之后所
现,因此才有 “山,无水云则不秀,无水则不媚”等认识。他又 赋予的,它寄寓了画家的思想情感,满足人的闲适高雅之趣,使人摆脱
说: 世“之笃论,谓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 “尘嚣繁锁”,远离世俗纷扰羁绊,而达到精神的自由解放和心灵的
者。画凡至此,皆入妙品。但可行可望,不如可居可游之为得?君 宁静。为摆脱世俗伦理的束缚惟有融神于大 自然中去。失意时隐逸
子之所以渴慕林泉者 ,正为此佳处故也”。其在画理中向世人强调 山林,流连于山清水秀之间,以解脱人生的痛苦,寄托隐逸之情思;得意
了人与自然是亲和关系;人与 自然是相偎相依统一的关系。 时,则借山水之乐以解政治纷争、俗物烦恼,实现人生抱负。只有
而作为人类造物的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