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高一语文(人教大纲)第一册 1《诗经》三首(第三课时)大纲人教版第一册.docVIP

【精品】高一语文(人教大纲)第一册 1《诗经》三首(第三课时)大纲人教版第一册.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品】高一语文(人教大纲)第一册 1《诗经》三首(第三课时)大纲人教版第一册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1.《无衣》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 2.《静女》对人物心理活动的刻画。 3.《无衣》《静女》两首诗的重章复唱的形式特点。 [教学过程] 一、研习《无衣》(板书) 1.要求学生集体诵读诗歌,回忆第一课时所概括的诗歌内容。 明确:这是一首充满了爱国主义精神的军歌。 教师补充解释:这是一首秦国人民抗击西戎入侵的军中战歌,是《诗经》中最为著名的爱国主义诗篇。秦地与西戎毗邻,常常受到西戎的侵扰。在这种反侵略的战争中,秦国人民表现出英勇无畏的尚武精神,也创造了这首充满爱国主义激情的慷慨战歌。 2.让学生仔细诵读课文,思考:这首诗在形式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句式相同,内容相近。每一章的第一句用的都是反问句,每一章只有二句的第四个字,第四句的三、四个字,第五句的三、四个字不同。 教师补充:这属于重章复唱的艺术手法。重章复唱,不仅构成类同排比的方法,便于加深所要抒发的感情,同时也为了换韵,充实和扩展内容。 板书:重章复唱 (解说:设计此题除了让学生把握重章复唱的艺术手法外,关键放在开拓诗的意境和充实诗的内容上) 3.提问:每章的首句运用反问句,有什么作用?答句中的“同袍”等起什么作用? 明确:首句的反问加强语意和语气。答句中“同袍”“同泽”“同裳”,表现了团结互助,坚决豪迈的军威。 4.集体背诵课文,然后以四人为一小组讨论:诗歌三章中富于变化的部分,在内容上有什么联系? 明确:每章的一、二句,分别写“同袍”“同泽”“同裳”,表现战士们克服物质困难,团 结互助的情景;三、四句写修理“戈矛”“矛戟”“甲兵”,表现战士们齐心备战的情景;最后一句,写“同仇”“偕作”“偕行”,则由共同对敌的仇恨,写到共同奋起,同赴战场,表现出一种团结一心,同仇敌忾,誓死保卫疆土的义愤。 5.提问:《无衣》在表达上有何特点?这属于什么手法? 明确:陈述铺叙,属于“赋”的表现手法。 6.《无衣》小结: 这是一首赋体诗,在铺陈复唱中直接表现战士们共同对敌、奔赴战场的高昂情绪,表现出一种慷慨雄壮的爱国主义激情和一往无前的大无畏精神。确实是一篇不可多得的爱国主义诗章。 7.集体背诵《无衣》。 二、学习《静女》(板书) 1.抽查学生背诵课文。 2.指一名学生让他朗诵自己改写的《静女》,师生共同赏析。要注意应有细节描写、心理描写,还要有合理的想象。 (解说:此题意在锻炼学生的再创造能力) 3.让学生读诗歌,讨论一下诗歌的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的作用。 明确:细节描写是第一章中的“搔首踟蹰”,写出男青年依约来到相会地点,恋人却久候不至,他的急切难耐、焦虑不安的内心活动。 诗歌的第二、三章属于心理描写。男青年想起恋人送给自己的彤管、荑是那样的漂亮、奇异,不禁陶醉。“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并不是物有奇异之处,只是因为它是心上人赠送的。表达了男青年对女友的一往情深和他爱人及物的诚挚、痴迷之心。 板书:静女、彤管、荑。 5.提问:这首诗歌用的是什么样的艺术表现手法? 明确:重章复唱。 6.集体背诵《静女》。 7.《静女》小结:诗中作者由静女而彤管,由荑而静女之情,把人、物、情(板书)巧妙地结合起来,表现了男青年热烈和纯朴的恋情,男青年的形象活灵活现,他的恋情也真实感人。此外,诗歌选用重章复唱的艺术手法,巧选细节,风格朴实,也增添了诗歌的艺术魅力。 三、课堂练习 出示投影: 1.判断: (1)《静女》描写男青年与姑娘的一次约会。前四句描写现实情景,后八句描写男子的回忆,表现男子对姑娘的深情。 (2)《无衣》是一首军中歌谣,表现士兵同仇敌忾、慷慨从军的乐观精神和保卫祖国的英雄气概。全诗分三章,采用起兴和重章复唱的手法。 2.选出下列译文有误的一句( ) A.静女其姝:文静的姑娘啊,丰姿绰约。 B.俟我于城隅:在城墙的角落里等我。 C.爱而不见:她那般可爱,却不见她来。 D.搔首踟蹰:我抓着头,四下徘徊。 参考答案 答案:1.(1)√ (2)× 2.C 简析:1.(2)句不应是起兴的手法,而是直陈其事。 2.C(句中的“爱”解释有误,不是“可爱”,而是“隐藏”的意思,通“薆”。 四、课堂小结 《诗经三首》,我们就学到这儿,课文所节选的,全是“国风”中的作品,它代表了《诗经》创作的最高成就。运用赋、比、兴的艺术手法,表现了奴隶制社会时期人们的恋爱、婚姻、战争等生活状况,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 五、布置作业 1.阅读《语文读本》上的《硕鼠》《伐檀》。 2.比较《氓》和《静女》中的男青年对恋爱的态度,写一篇短评。 ●板书设计 氓 情节 恋爱 婚变 决绝 章节 一、二章 三、四、五章 六章 方法 叙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精品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