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健康系列讲座之一.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身心健康系列讲座之一 认识健康与疾病之间 的“第三状态” 什么是健康? 没有疾病就是健康吗? 什么是健康? 没有疾病就是健康吗? 疾病的定义: 身体有不舒服的感觉? 什么是健康? 没有疾病就是健康吗? 疾病的定义: 身体有不舒服的感觉? 心理学对感觉的定义是: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什么是健康? 没有疾病就是健康吗? 疾病的定义: 身体有不舒服的感觉? 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WHO) ☆标准体重(公斤) =身高(厘米)-105 允许的偏差范围10% 肥胖20% 偏瘦20% ☆体重指数(BMI) =体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 举例:体重70公斤,身高1.7米 体重指数是:70÷1.72=24.2 正常值:19-24; 消瘦者19; 超重者24; 肥胖者27 目前对健康的权威定义是在1977年召开的一次世界卫生组织(WHO)会议上由美国学者恩格尔提出来的,是医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的权威定义: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 而且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满状态。 由此从旧的: 单纯生物医学模式 向新的: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转移 这样一种模式使的在“健康”和“疾病” 之间的模糊空间太大: 首先,健康是没有疾病,这一点很好理解。 这样一种模式使的在“健康”和“疾病” 之间的模糊空间太大: 首先,健康是没有疾病,这一点很好理解, 健康又是没有虚弱,这一点并不好理解。 那什么算虚弱呢? 其实“虚弱”的状况很常见,包括: ☆没有疾病但感觉虚弱(不够强壮), ☆在重病治愈后恢复期的虚弱, (还没有完全恢复到正常状态) ☆慢性疾病在痊愈后平稳期的虚弱, (继续康复阶段) ☆还有因机体衰老而致的组织结构的退化(老化), ☆以及各系统生理功能的减退而自然会出现的症状。 这样一种模式使的在“健康”和“疾病” 之间的模糊空间太大: 首先,健康是没有疾病,这一点很好理解, 健康又是没有虚弱 其次,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满状态 这一点更是无法明确的界定。 这样一种模式使的在“健康”和“疾病” 之间的模糊空间太大: 首先,健康是没有疾病,这一点很好理解, 健康又是没有虚弱 其次,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满状态 这一点更是无法明确的界定。 如果这些都达到了,是不是就是一种幸福状态? 既然有如此之大的模糊空间,所以在人类就不是只有健康和疾病两种状态,还有一个“第三状态”,而我们大部分人都生活在这种状态,竟占人口总数的60%以上。 健康是“第一状态”(健康状态) 10%左右 疾病是“第二状态”(疾病状态) 20%左右 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第三状态” 60%以上 (也称“亚健康状态”或“灰色状态”) 其实“第三状态”一直存在于正常人群中,因为有些变化是与人的不同生命周期有关,但这一些是有阶段性的,是个自然过程,比如: 儿童期的多动症(成人后就自动消失了) 青春期的躁动 更年期的情绪变化 老年人的衰老和无力感 但如今随着社会的变迁,竞争的加剧,各种压力的增加,青年人和中年人面临着“第三状态”的阴影越来越大,原因就是: ○生活节奏的加快 ○生活方式的调整 ○行为模式的改变 ○家庭结构的变化 ○人生态度的转变 传统社会: 自然的世界(其变化往往是极为缓慢的)提供了一个稳定的框架,这本身就意味着安全感。 现代社会: 人类社会似乎主宰了自然,由于技术的日新月异,现代社会变化速度极快,因此,稳定的框架就失去了平衡。 变化是“强加”给人的感觉, 并不是人们自愿选择的结果, 这就带来了痛

文档评论(0)

feiyang6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