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青藏高原隆升及其环境效应 青藏高原——当代地球科学的热点 青藏高原——戈壁沙漠——黄土高原是一个成因上彼此相关的耦合系统。 黄河的起源,华北平原与黄海、渤海的充填以至北太平洋海底的粉尘堆积都是这一耦合系统的进一步延伸。 青藏高原周缘强烈地壳活动,冻土、沙漠土和黄土的形成,气候环境的周期性变化,地质灾害区域性和周期性的衍生也是这一耦合系统的动态变化表现。 青藏高原的隆起则是这一长串耦合系统的起动力。 青藏高原的隆升与我国现在地貌轮廓形成的关系 青藏高原隆升跟我国现在的地貌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首先,青藏高原隆升造就了我国的三级阶梯(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西起昆仑山山脉,经祁连山山脉向东南到横断山脉东缘。 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由东北向西南依次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锋山。),从西到东呈下降趋势,这也是地应力的一个反应;再次,青藏高原隆升使得印度洋季风不能穿过青藏高原而到达西北地区,使得 我国西北地区呈干旱趋势,使我国地貌类型发生重大变革,在原本应该富饶的西北腹地成为干旱区(造就了荒漠地貌类型)另一个方面,青藏高原隆升使得东南季风能再温压场的控制下到达长江中下游的广阔地区,使其原本应处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的中国南方荒漠区成为鱼米之乡;最后,青藏高原隆升改变了了我国内陆大气环流状况,对黄土高原第四纪风成黄土沉积过程具有重要影响。 青藏高原隆升共分为四大阶段,十五个隆升幕,经历了四次构造运动 ①喜马拉雅运动 印度与欧亚两大板块碰撞,青藏高原开始隆升,形成冈底斯山脉及相关盆地。 构造变形效应: 南北向挤压缩短及向北推移,喜马拉雅地区缩短700km,姜塘地区缩短429km。 两大板块继续碰撞,并叠加了来自西方阿拉伯板块的俯冲作用,青藏高原缓慢抬升。 构造变形效应: 产生东西向走滑和南北向扭曲。 青藏高原第一阶段褶皱冲断抬升,地壳硬化程度大大增强,岩体的剥露速度突然加速【(0.07±0.025)mm.a-1→> 2mm.a-1 】。 构造变形效应: 红河、澜沧江等断裂大规模左旋走滑,拉分盆地形成,以此种方式吸收了两大板块汇聚时所产生的应变。 两大板块继续碰撞挤压,欧亚板块由变形缩短转变为造山运动。 构造变形效应: 构造地体整体升降,垂直消化印度板块俯冲应力。 两板块继续碰撞,进入青藏高原主要隆升时期之一。 构造变形效应: 青藏高原主边界断裂开始活动,大规模逆掩推覆。 青藏高原进一步隆升,近1000m。 构造变形效应: 在喜马拉雅山等地形成一系列断陷盆地和断裂谷地,开始了新的成湖时期。 青藏高原整体开始强烈隆起,横断山系开始隆起,昆仑山强烈抬升。隆升速率达到1~2mm.a-1,隆升高度达1000m。 构造变形效应: 阿尔金断裂由逆冲转变为左旋走滑,对南来的挤压起到了阻挡和转换作用,使南来挤压力转变为北东向水平力,青藏高原开始向东滑移挤出,川滇地区强烈活动,泥河湾盆地、榆社盆地、三门峡盆地形成。 青藏高原隆升加强,祁连山隆起,第一级阶梯状地貌形成。隆升速率:2~7mm.a-1,隆升高度达到1500~2000m。 构造变形效应: 青藏高原此时开始由加厚缩短、逆冲推覆为主的塑性变形转变为刚性块体的滑移挤出,断裂带性质全面转变: 1.青藏中南部SN向地堑和裂谷开始形成; 2.阿尔金断裂带左旋走滑增大; 3.南部的雅鲁藏布江、喀拉昆仑——嘉黎及红河等三条断裂带全部由压扭转为右旋走滑。 4.中北部的金沙江——鲜水河、昆仑山南缘及祁连山北缘断裂带均由压扭转变为左旋走滑; 5.在六盘山和龙门山形成强烈的具左旋性质的挤压推覆构造。 整个青藏高原转变为以伸展变形和向东挤出的运动体制。 青藏高原隆持续隆升,2~7mm.a-1。 构造变形效应: 鄂尔多斯地体因青藏高原的向东运动而旋转并隆升,影响到华北块体内部的变形。 青藏高原加速隆升,昆仑山再度隆起。隆升速度:10~30mm.a-1,高原上升至3000m,局部达5000m以上。 构造变形效应: 发生在高原东部和黄河流域的构造运动十分引人注目,各主要断裂仍以走滑运动为主。 1、青藏高原持续上升,平均高度达3000m以上。 2、沙漠和戈壁不断扩大,湖泊收缩,发育盐类沉积和雅丹地形,塔克拉玛干沙漠、巴丹吉林及腾格里等沙漠形成; 3、黄土高原再度隆起,昆仑山北坡黄土堆积,黄土向东南扩展并首次越过秦岭和太行山。 昆仑山再度强烈隆起,帕米尔高原和天山强烈隆升。 构造变形效应: 近东西向断层持续走滑,青藏地体继续向东挤出。 ;沙漠黄土扩大,塔克拉玛干沙漠扩大加厚,与今天相当。 青藏高原急剧隆升,接近或达到现代高度。 构造变形效应: 1、金沙江、鲜水河、昆仑山南麓、祁连山北缘、阿尔金等断裂带左旋走滑量达到最大。 2、黄土高原再度隆起,气候急剧变干,高原盐湖、沙漠和黄土大规模向南向东扩展,塔里木盆地全沙漠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