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智慧的生成而教.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为智慧的生成而教

为智慧的生成而教 泗洪县孙园中心小学 刘贤军 王云  〖内容提要〗知识是“死”的,智慧是“活”的,教育的真谛在于启迪学生的智慧,为智慧的生成而教当是教育工作的不懈追求。 〖关键词〗知识  智慧   生成 众所周知,我国学生的基础知识扎实,擅长考试,屡屡在国际学科竞赛中摘金夺银,可时至今日,在中国本土上还没有培养出一名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学生的基础知识虽不及我们,但是自1964年以来,美国人获诺贝尔奖的却占了世界各国获奖人数的一半。中国没有诞生一个土生土长的诺贝尔奖得主,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这也足以说明我们的教育还存在许多不足。笔者认为,从某种程度上讲,我们的传统教育是一种以知识为本位的知识性教育,它给予学生是“死”的知识,却丢掉了“活”智慧。正如A·N·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中写道:“在现代学校,我们降低了目标,教授的是学科,从神圣的智慧——这是古人向往的目标,沦落到学校教材知识——这是现代人追求的目标,?标志了多少世纪以来教育上的一种失败。” 一、知识与智慧 知识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和积累的对客观现实的认识,它凝聚着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历史经验。由智力、知识、、意志、情感等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知识是客观的、外在的、静态的在知识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呈现的是现成的知识、标准的知识、一成不变的知识,关注的是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教师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国际未来学研究所儒佛内尔博士说:“明天的资本,就是智慧”。建构和谐的氛围 ????是由智力、知识、方法、技巧、意志、情感、个性意识倾向、气质与美感等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爱因斯坦说:“人们将学校看成是向正在成长中的一代人传递尽可能多的某种知识的工具这是不对的。知识是死的,而学校却为活着的人们服务。学校应该在年轻人身上培养那些对于公共福祉来说有价值的品质与能力。

文档评论(0)

wsh12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