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寂_寞,寂寞空庭春欲晚,寂寞沙洲冷,不是因为寂寞才想你,性感美人寂寞私房视频,寂寞寂寞就好,高手寂寞,星空不寂寞,上位寂寞鸦片小说,寂寞空庭春欲晚电视剧
寂 寞 卞之琳 * * 寂寞是柔软的,寂寞像温水,像轻风,你感觉不 到它,在这个充满坚硬物质的世界里,它的确是 微不足道的。然而寂寞本身却是敏感的,它像个 不知疲倦的行者,辛劳地寻找着自己的寄居地。 它像一汪清泉似的,不经意地浸润着你的身体, 当你从内心深处发出一声叹息的时候,你这才意 识到,寂寞已经无可挽回地侵占了你的精神世界。 卞 之 琳 简介: 卞之琳(1910.12.8-2000.12.2), 生于 江苏海门汤门镇,祖籍江苏溧水, 曾用笔名季陵,诗人(“汉园三诗人”之一)、 文学评论家、翻译家。抗战期间在各地任教, 曾是徐志摩的学生。为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做 了很大贡献。《断章》是他不朽的代表作。 对莎士比亚很有研究,西语教授,并且在现代 诗坛上做出了重要贡献。被公认为新文化运动 中重要的诗歌流派新月派的代表诗人。 著有诗集《三秋草》(1933)、《鱼目集》(1935)、 《数行集》(收入《汉园集》1936)、《慰劳信集》(1940)、 《十年诗草》(1942)、《雕虫纪历1930-1958》(1979)等。 人物生平: 卞之琳1929年毕业于上海浦东中学入北京 大学英文系就读,较多地接近英国浪漫派、法国象 征派诗歌,并开始新诗创作。1933年毕业于北京大 学英文系,就学期间曾师从徐志摩,深受赏识,徐 志摩不仅将卞之琳的诗歌在其编辑的《诗刊》上发 表,还请沈从文先生写题记。因为这段经历,卞之 琳被公认为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诗歌流派“新月派” 的代表诗人。 卞之琳于20世纪30年代出现于诗坛,受过 “新月派”的影响,但他更醉心于法国象征派, 并且善于从中国古典诗词中汲取营养,形成 自己独特的风格。他的诗精巧玲珑,联想丰 富,跳跃性强,尤其注意理智化、戏剧化和 哲理化,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诗的内容并 进一步挖掘出常人意料不到的深刻内涵,诗 意偏于晦涩深曲,冷僻奇兀,耐人寻味。 分析分意象特点 1.《寂寞》中小孩子是一个什么形象?诗中“蝈蝈” “夜明表”等意象有何作用? 小孩子是被“寂寞”贯穿一生的小人物的形象, 是一个“寂寞”的载体。“蝈蝈”“夜明表”等意 象分别衬托了小时的寂寞、死时的寂寞。 2.诗歌《寂寞》是如何营造意境,表现“寂寞” 这样一个主题的? 一首八行的诗歌,以瞬息的速度描绘了一个小人 物从童年到死亡的静态而缓慢的一生,充满了感 情。…诗歌把寂寞挖掘得如此之深。 本诗选取了“蝈蝈”“墓草”“夜明表”这样几个意象, 作为主人公活着和死亡的寂寞的见证和承担之物, 诉说着生也寂寞、死也寂寞的生命形态,突出了 这样的一个主题。 从结构上说,跳跃性非常大,…概括了主人公 一生的命运,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在宏大的 背景下,一个小人物倍显寂寞。 3.怎样理解“如今他死了三小时,夜明表还不曾休止” 以不休止的“夜明表”衬托出静态的死亡,我们可以 听到表针滴滴答答的走动声,死亡的寂静被加深。 加倍写出了人生的寂寞,表现了诗人对命运不公的控诉。 这句话看似一种客观、冷静的陈述,像一种事实报告, 冷静到极点,然而“此时无声胜有声”,它对人的心灵 的冲击是如此的强烈!这样不动声色的陈述,不仅加 倍写出了一种人生的荒唐,也暗含了一种无声的控诉。 这句话虽然没有点明死因,但这么年轻就死去,无论 出自什么原因,都出自社会和命运的不公。为此,由 一个乡下孩子的悲剧命运,寄寓了诗人自己的对人生 寂寞的无限感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