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1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检测19
第十二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1919—1949年)第31课时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一、单项选择题
1.美国著名史学家斯塔夫理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事实证明,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的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材料所说的这场运动 ( )
①只有学生和知识分子参加 ②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③“这个丢失的省份”是指山东省 ④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五四运动的中心转移到上海后,发展成为全国性的群众爱国
运动,这充分说明五四运动 ( )
A、是资产阶级革命 B、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C、反帝反封建 D、得到全国所有阶级、阶层的支持
3.1919年6月12日《上海学联告同胞书》中说:“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逮之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这个资料说明,当时五四运动已经发展为 ( )
A、工人阶级的爱国运动 B、全国规模的学生爱国运动
C、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运动 D、全国规模的群众爱国运动
4.下图为“五四运动”时期一份报纸的部分内容,导致刊登这一“国内专电”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学生的旷日持久的罢课 B.商人罢市斗争
C.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斗争 D.工人罢工斗争
5.“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这是董必武同志于20世纪60年代写的一首诗。诗中“四十年前会上逢”的“会”是指( )
A.中共一大 B.中共三大 C.中国国民党一大 D.中共七大
6.中国共产党与以往中国任何其他政党都不同,其表现不包括 ( )
A、革命的主要对象 B、所代表的阶级利益
C、革命的指导思想 D、所处的历史环境
二.非选择题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北京大学发行杂志多种,专以提倡过激派伪说。平时教授学生亦本此旨,此次罢学风潮,近因虽由政治问题发生,而其远因,未始不由此种学说有以致之……审察学
生举动,几类俄国过激派之所为。”
──1919年《北京政府教育部主事的条陈》
──孙中山1920年1月29《关于五四运动》
(1)材料中的“伪说”和“罢学风潮”各指什么?
2)材料二中的“近因”指什么?“远因”指什么?
3)材料一与材料二对学生的态度有何不同?4)材料二中,孙中山对五四运动从北京扩展到全国原因的分析是否完全正确?为什么?
材料一 我们党的纲领如下:
1.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起到消灭阶级差别;
2.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
3.废除资本私有制,没收一切资料,如机器、土地、厂房、半成品等,归社会所有;……
——《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
材料二 中国目前政治状况又另开了一个新局面。这个新局面一方面便利了帝国主义列强实行华盛顿会议所决定的共同侵略政策,一方面延长了中国的纠纷情势。“”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的目前利益计……奋斗目标是:
(一)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
(二)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
(三)统一中国本部(东三省在内)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中党的纲领内容,概括党的奋斗目标,并说明它是否符合当时中国的国情?为什么?
(2)根据材料二以及所学知识,分析中共二大召开的历史背景。
(3)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一、材料二中的党纲是否矛盾?材料二中的党纲制定有何意义?
第31课时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一.1.C 2.B 3.D 4.D 5.A 6.B
二.7.(1)“伪说”:社会主义学说。“罢学风潮”:五四运动。(2)“近因”: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远因”:“一战”(或十月革命)的影响。(3)材料一:诬蔑学生运动;材料二:支持、赞扬学生的行为是爱国运动。(4)不正确。因为之所以扩展到全国,是由于中国工人阶级加入斗争行列,登上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七章 思想政治学科评价论.ppt VIP
- 2025江西南昌青山湖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招聘工作人员1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04S519:小型排水构筑物.pdf VIP
- GB50017钢结构设计规范.pdf VIP
- 武汉文化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5名工作人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3全钒液流电池可靠性评价方法.pdf VIP
- [乐高LEGO 9686动力机械]第14课 摩天轮.pdf VIP
- 英语视听说4英语视听说IV教学大纲.pdf VIP
- 基根-《全球营销(第8版)》英文教辅-第4章.pptx VIP
- 基根-《全球营销(第8版)》英文教辅-第3章.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