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酒后驾车的刑与罚
* 新的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酒后驾车肇事者会被终身禁驾。 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后,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10日拘留和2000元罚款,并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将醉酒后驾驶机动车暂扣机动车驾驶证的处罚改为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还增加了15日拘留的处罚,将罚款从500元提高至5000元;对醉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将暂扣机动车驾驶证的处罚改为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10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17条规定:“行政机关公务员依法被判处刑罚的,给予开除处分。”这就意味着,如果公务员醉驾被判拘役,就面临被开除公职。《劳动法》第25条规定:“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据此,凡因醉驾构成刑事犯罪的,可能会被企事业单位开除公职或解除劳动合同。《律师法》第49条规定:“律师因故意犯罪受到刑事处罚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吊销其律师执业证书。” 醉驾者若为在校学生,那么他将永久失去报考公务员的资格。在公务员招考中也明确规定,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和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不得报考。 中国是酒的故乡,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长河中,酒和酒类文化贯穿着饮食文化、精神文化、文学艺术。在醉与醒之间的绝对自由中做老庄神游,把压抑的人生希求释放到无拘无束放荡不羁的极致。然而,机动车驾驶员绝不能在这样状态下开车。 虽然还未实现全面小康,但是“汽车社会”飞速急驰迎面而来。截止2008年9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16803万辆,其中私人汽车4018万辆。2009年我国汽车生产销售首过千万辆成为世界第一,也成为支撑我国经济船舰泅渡世界金融危机滔滔洪流的有功之臣。同时汽车也成为鲜活生命的血腥杀手;我国每年约10万人丧命于滚滚车轮之下。2008年死亡人数降到73484人,伤304919人。2009年的形势未可乐观。每万辆车年死亡率,刚进入“汽车社会”的我国是“车轮上的国家”美国的5.3倍之高! 检测达到80毫克的醉驾者“危害大小”谁来认定,怎么认定这个问题表示担忧,因为从现在程序看,首先是交警检测后根据醉驾者的醉驾情节进行认定,但是什么样的醉驾情节应该入刑,什么样的醉驾情节应该走治安处罚程序,现在并没有标准;第二个程序是公安认定应“醉驾入刑”后移送至检察机关,检察机关公诉至法院,法院如何认定“危害大小”,这也没有标准。所以,在交警这个程序上,公安部应该出台相关的认定标准,在法院的程序上,最高法也应出台司法解释来细化 一方面,力度体现严肃,不论是公安部下发通知要求,对违法犯罪行为不查处、不立案的,要严肃追究办案人责任;还是各地警方正在掀起的气势如虹的执法浪潮,都表明了公安交警部门严格执法的决心。法网恢恢,不疏更不漏,执法力度不断加大,逢酒必查,严查到底,将会起到极大的震慑和惩戒作用,打消一些人的侥幸心理。 另一方面,公平彰显公信。“醉驾入刑”一旦入法施行,就有了普遍的法律效力。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执法对象没有例外,才能真正显现法治的公平正义。从以往看,“前紧后松”的运动式执法、“看菜下碟”的选择性执法等现象存在,极大地损害了法律和执法部门的公信力。因此,“醉驾入刑”的执行,需要把“公信力”铭刻在法治利剑上,一以贯之,一视同仁。这既离不开执法部门的自我规范和约束,比如这次公安部强调规范办案程序、提高执法办案质量;也需要把执行过程和结果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监督。 17日上午,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致两死一伤的长安街英菲尼迪车祸案;下午,北京市东城区法院开庭审理北京“醉驾入刑”被查第一人和国内知名音乐人高晓松醉酒驾车案,三起引起社会高度关注的醉驾案在北京两家法院分别开庭审理。刑法修正案(八)本月开始生效,各地已有多名醉驾者受到刑事处罚。 案例 “醉驾入刑”被查第一人 今年25岁的内蒙古司机李俊杰因醉酒驾车,5月1日被北京交警查获。经鉴定,李俊杰每百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达到159.6毫克。距离新法实行仅仅45分钟,他成为实施“醉驾入刑”后北京因醉酒驾车被查获的第一人。 17日,东城区法院公开开庭审理此案,并当庭宣判,以危险驾驶罪判处李俊杰拘役2个月,并处罚金1000元。 “醉驾的你”----高晓松醉酒驾车案 5月9日22时32分,在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外大街十字坡路口东50米处发生交通事故,现场发现一辆北京牌照的白色英菲尼迪越野车与前方三辆车发生事故。肇事车辆驾驶员为国内知名音乐人高晓松,口中带有明显的酒气。 交警按照规定对高晓松进行血液酒精检测,经过专业机构鉴定,高晓松每百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为243.04毫克,已经超过醉酒驾车标准。 17日,北京市东城区法院以危险驾驶罪一审判处被告人高晓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5题技术研发工程师岗位常见面试问题含HR问题考察点及参考回答.docx VIP
- 2025年《开学第一课》.ppt VIP
- 烟草物流师3级专业知识复习提纲下发版课件.docx
- Grundfos格兰富计量泵SMART Digital S, DDA, DDC, DDE up to 30 lph (Data Booklet)产品选型手册.pdf
- 2023年新版GMP成品运输确认.docx VIP
- 河北省阜平县石漕沟水库枢纽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查意见.docx
- 22G101 三维彩色立体图集.docx VIP
- 预留预埋施工.pdf VIP
- 某公司卓越绩效管理手册.pdf VIP
- 中国石化零售管理系统站级平台用户操作手册.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