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头高俯卧位在早产儿微量喂养中的应用及护理.pdf
中国实用医药2014年10月第9卷第30期 China Prac Med, Oct 2014, Vol. 9, No. 30 ·195·
瘘情况 , 如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及血管条件差的患者 , 可 心穿刺 , 以前研究认为动脉穿刺针头应指向远心端 , 可减少
适当延长到术后 6~8 周再用。 血液再循环 , 提高对尿素氮及肌酐清除率。但近几年研究又
2. 2 穿刺注意事项 如条件允许最好在动静脉内瘘首次 认为 , 在同等条件下 , 动脉端逆穿和顺穿无显著差异性 , 对
使用前对动静脉内瘘血流量进行彩超检查 , 适合数值在 血液的再循环影响不大 , 血流量充足时 , 不影响透析效果。
250~350 ml/min 为宜。选择技术过硬的护士进行穿刺 , 穿刺 且临床实践表明 , 由于血流的冲击作用 , 长期逆穿可使动静
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 消毒范围 5 cm。初次使用动静脉内 脉内瘘血管扩张局限在穿刺点与瘘口之间 , 易形成动脉瘤进
瘘 , 建议用小号穿刺针进行穿刺 , 或只在动静脉内瘘上穿刺 而形成血栓 , 使血流减少或血管闭塞。另外动脉端顺穿操作
一条通路 , 另一条通路避开动静脉内瘘 ;并采用较低的血流 简便、省力、容易掌握进针角度 , 一次穿刺成功率高 , 且拔针
量 (150~200 ml/min) , 以降低对动静脉内瘘的刺激和损伤。动 时容易压迫止血 , 避免引起血肿 , 有效减少了动静脉内瘘并发
静脉内瘘要有计划的穿刺 , 穿刺部位要轮流更换 , 避免定点 症的发生 , 同时也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 , 提高了工作效率。
穿刺 , 以防止血管扩张、弹性减弱、产生硬结节瘢痕及动脉瘤 , 3 拔针压迫
影响动静脉内瘘使用寿命。 透析结束后 , 一般采用止血贴加无菌小纱布 , 外加弹力
2. 3 穿刺方法 动静脉内瘘穿刺应选择相对较直且富有弹 绷带压迫止血。用无菌棉球指压穿刺点 , 以皮肤及血管进针
性的血管段穿刺 , 动脉穿刺点距吻合口 2 cm( 最好 5~6 cm), 点为着力点 , 压迫 15~20 min, 个别患者应视血压、动静脉内
静脉穿刺点距动脉穿刺点一般 8~10 cm 以上 , 若两点太近则 瘘压力、凝血功能、抗凝剂用量而调整压迫时间。力度以不
易发生动静脉内瘘狭窄及动静脉短路 , 另外也不利于拔针后 渗血又能扪及震颤或听到血管杂音为宜 ;用力过轻 , 穿刺点
穿刺点的压迫止血。穿刺方法首选绳梯法 , 其次纽扣法 , 切 易渗血形成血肿 ;压力过重或压迫时间过长易致血管内血栓
忌定点穿刺法 , 每次进针点距上次进针点 1~2 cm , 以有利 形成。确定止血后先将弹力绷带放松重新轻轻固定 , 切勿立
于损伤的血管内膜及针眼处的皮肤修复 , 切忌在吻合口、狭 即除去压迫球 , 以防穿刺点再次出血。若动静脉内瘘出现出
窄处或者血管解剖弯曲部位进针。一般动静脉内瘘穿刺进针 血肿胀、疼痛 , 须立即按压肿胀部位 , 必要时回透析室做相
[3]
的角度为 20°, 但如遇动静脉内瘘血管壁较厚者 , 进针角度应 应处理 。
增加到 30~40°。穿刺前先用食指指腹触摸血管 , 观察其走向、
参 考 文 献
深浅及管壁厚度 , 消毒皮肤 , 扎止血带 , 左手拇指压住动静
脉内瘘血管 , 并向后绷紧皮肤 , 使其固定 ;对于老年皮肤松 [1] 倪卫君 . 血透患者动静脉动静脉内瘘 160 例护理分析 . 内蒙古
驰者 , 操作者可用左手食指、中指分别绷紧血管两侧皮肤 , 使 中医药 , 2013(4):133.
血管不易滚动 , 右手持针由血管侧壁刺入 , 以增加对皮下组织 [2] 刘燕 . 延长动静脉动静脉内瘘使用寿命的护理体会 . 海南医学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