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技术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5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交换技术课件,现代交换技术课件,路由交换技术课件,三层交换技术,软交换技术,分组交换技术,交换技术,路由交换技术,电路交换技术,数据交换技术

北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卞佳丽 交换技术 总目录 课件说明 课程内容 参考书目 第一章 交换技术基础 第二章 程控数字交换技术 习题课1 第三章 NO.7信令技术 总目录 习题课2 第四章 分组交换技术 习题课3 第五章 ATM交换技术 第六章 IP交换技术 第七章 光交换技术 习题课4 第八章 软交换技术 课件说明 本课件适用于专科生的交换原理和相关通信网技术课程的自主学习或教师课堂教学用,配有大量的图片及一部分动画和flash,便于教学,简单易用。 本课件与通信工程系交换技术课程相配套,并配有习题及答案。 课程内容 1、交换技术基础,使大家对交换的基本概念和交换方式的种类有所了解。 2、程控数字交换技术,讨论电话交换的基本原理及程控交换机的组成技术。 3、信令系统,介绍No.7信令方式和信令组网技术。 4、分组交换技术,重点介绍分组交换的基本原理。 5、ATM交换技术,介绍ATM交换的基本原理,ATM交换系统构成的基本原理。 课程内容 6、IP交换技术,介绍IP交换的种类和方式,简单介绍IP交换的基本原理,MPLS的基本原理。 7、光交换技术,介绍光交换的常用器件,光交换的分类和基本方式 8、软交换技术,介绍NGN的体系结构,软交换的基本原理 参考书目 《交换技术》 蒋青泉 高等教育出版社 《现代交换原理与技术》 郑少仁 电子工业出版社 《现代电信交换基础》 雷振明 人民邮电出版社 第一章 交换技术基础 第1章目录 说明 第1节 交换与通信网的概念 第2节 电话通信网与数字同步网 第3节 信令方式与计费方式 第4节 编号方式与话务理论 思考题 第1章说明 知识点:本章介绍了交换的基本概念,并按照交换技术的传送模式重点介绍了各种交换方式及其特点。并介绍了通信网的基本概念,电话网、数字同步网的基本结构。介绍了信令的基本概念和分类,以及电信网的编号方式和基本的话务理论。 重点:交换的基本功能,交换方式的分类和特点,信令的概念和分类。 难点:交换方式的分类和工作原理 第1节 交换与通信网的概念 1、电信交换的基本概念 2、交换方式的分类 3、通信网的基本概念 1、电信交换的基本概念 只有两个终端的通信称为点对点通信。 点对点通信举例 无交换的多个终端的通信 无交换的多个终端要实现相互间通信,必须以全互连的方式两两相连。 如下图,若终端数为n,则线路数是多少呢? 引入交换的终端间的通信 引入交换后,线路数减少 引入多个交换节点的终端间的通信 电信交换的概念 所谓电信交换,就是在通信网上,负责在通信的源和目的终端之间建立通信信道传送通信信息的机制,也就是根据目的地,在源和目的终端之间传送通信信息。 交换节点的基本功能 正确接收和分析从用户线或中继线发来的呼叫信号、地址信号 按目的地址正确地进行选路以及在中继线上转发信号 控制连接的建立与拆除 交换节点接续类型图示 本局接续、出局接续、入局接续、转接接续 2、交换方式的分类 交换技术的发展 各种交换方式 CTM-Circuit Transfer Mode PTM-Packet Transfer Mode ATM-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电路交换的概念 电路交换要求必须首先在通信双方之间建立连接通道。 在连接建立成功之后,双方的通信活动才能开始。 通信双方需要传递的信息都是通过已经建立好的连接来进行传递的,而且连接也将一直被维持到双方的通信结束。 在某次通信活动的整个过程中,这个连接将始终占用着连接建立伊始通信系统分配给它的资源(有线信道、无线信道、频段、时隙、码字等等) 电路交换的过程 电路交换过程 电路交换的特点 要在通信的用户间建立专用的物理连接通路。 对传送的信息无差错控制措施。 对通信信息不作处理(信令除外),而是原封不动地传送,用作低速数据传送时不进行速率、码型的变换。 用基于呼叫损失制的方法来处理业务流量,过负荷时呼损率增加,但不影响已建立的呼叫。 电路交换优缺点 优点:时延小,实时性好,交换设备成本低 缺点:网络资源利用率低,电路接续时间长,通信效率低 分组交换的提出 语音通信的特点:实时性要求高,对语音质量要求不严格,适合采用电路交换。 数据通信的特点:业务突发性,要求可靠性高,对实时性要求不严格,适合采用分组交换。 分组交换针对数据通信特点而提出,强调通信的可靠性,基本原理是对报文进行分组传输。 分组交换最常见的协议是X.25和帧中继协议。 X.25交换网络 CTM与PTM的比较 在对信息的损伤方面:电路交换

文档评论(0)

wanni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