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和上海亚东图书馆.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胡适与上海亚东图书馆 谢慧 亚东图书馆能够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出版和发行新书刊 最为积极的出版社之一,很大程度上缘于它和新文化运动主将胡 适、陈独秀等人之间的密切关系。陈独秀与汪孟邹多年相知,胡 适是汪孟邹的绩溪同乡,陈、胡二人的相识就缘于汪孟邹的牵线 联系,汪孟邹还长期担任着二人之间联络的角色。在新文化运动 中,胡适在诸多文化领域进行了开拓性的探索和革新,为新文化 运动提供“实绩”,陈独秀则以他一往无前的精神和大无畏的气 魄,为新文化运动提供“动力”,二人在这场运动中表现相得益 彰,缺一不可。在亚东,他们扮演的角色恰恰也是如此:胡适勤 恳于编辑出版的实际工作,是亚东的“柱石”;陈独秀把握发展 方向,是亚东的“灵魂”。通过这种合作关系,思想家和出版者 联手推进了新文化运动。陈独秀与亚东的关系已经有比较充分的 研究成果,本文拟充分利用史料,比较全面地整理和阐述胡适和 亚东图书馆之间的关系①。 ①对于胡适和亚东的关系有所探讨的文章,如沈寂的胡适与汪盂邹》[收入 李又宁主编‘胡适研究会丛书·胡适与他的朋友)(第一集),纽约天外出 版社,1990]、徐雁平的《胡适和上海亚东图书馆(《编辑学刊1995年 第5期)、王余光、吴永贵的《亚东图书馆与学者文人[《新(转下页注) 胡适与上海亚东图书馆475 上海亚东图书馆(1913—1953)名为图书馆,实际是一家独 资出版社兼书店①。它虽然规模较小,却享有“新文化运动的弄 潮儿”、“新文学出版的半壁江山”的美誉。其创办者和主人是 安徽人汪盂邹,前身是汪孟邹于1903年创办的芜湖科学图书社。 汪孟邹(1878—1953),安徽绩溪人,早年深受具有维新思想的 同邑业师胡子承和胞兄汪希颜的影响,接触到新思想、新知识, 并进而担负起传播新思想的重任。 亚东图书馆成立之初,只出售一些自己出版的地理书和地 图。从1913年成立起,到1918年,6年时间只出了6本书,真 正是举步维艰。1914年的《甲寅》是亚东印行的第一份有影响 的杂志,是亚东的一个里程碑,不但使亚东走出了低谷、获得了 读者,而且为亚东发行代派新期刊揭开了序幕。 1919年,陈独秀出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由于和亚东的 特殊关系,他推荐亚东经理北京大学出版部的书籍、代派北 大杂志。这是亚东的一件大事,亚东的招牌也打为“经理北 京大学出版书籍,发售图书杂志仪器文具”②。这一时期汪孟 邹取得了《少年中国》、 《少年世界》、 《新潮》、 《建设》、 《自觉月刊》、《同德医学》、《新群》等杂志的发行权,同时, (接上页注①)闻出版交流)2000年第2期]等。王余光、吴永贵、阮阳等著 中国新图书出版业的文化贡献》(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这些研究者所 用的材料主要是《回忆亚东图书馆’、‘胡适往来书信选)等,对二者关系 的论述也局限于作序考证、选题指导。 ①亚东基本上是汪盂邹独资的,有汪盂邹的话为证:“余于民国二年(1913) 与师友创办上海亚东图书馆,随后师友自行退出,亚东遂为我个人所经 营。”(汪原放:回忆亚东图书馆),上海学林出版社,1983。第150页) ②汪原放:《回忆亚东图书馆,第38页。 476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7年卷) 还代销《新青年》、《科学》、《新中国》、《新生活》、《解放 与改造》、《新教育》、《每周评论》、《向导》、《政治周刊》、 《中国青年》等杂志,使得亚东成为当时颇负盛名的新杂志销 售专卖店。不过亚东的出版物还是以书籍为主,其中文存、 新诗、古典小说是亚东的扛鼎之作。这三类既占有亚东相当 大部分的出版份额,又是当时社会效应最好、历史价值最高 的部分。亚东图书馆出版的文存主要有: 《胡适文存初集》 文存二集》(1924)、《孟和文存》(1925)、《胡适文存三集》 (1930)等。这些作品在五四时期和新文化运动中产生过巨大 影响。新诗是新文化运动的产物和成果,中国现代文学史上 第一部白话诗集——胡适的《尝试集》在1920年3月由亚东 出版。此后亚东开始大规模地出版新诗集,被称为“新诗消 息的发布者”。正如汪孟邹所说:“‘五四’前后,出版才上 了路。”① 我们可以

文档评论(0)

whl00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