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中语文 “春秋第一人”子产阅读素材.docVIP

2013年高中语文 “春秋第一人”子产阅读素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年高中语文 “春秋第一人”子产阅读素材

“春秋第一人”子产   政如农功,日夜思之,思其始而成其终。   2011年“两会”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与中外记者见面。在谈到今后两年的工作时,他引用《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名句明志:我的任期还有两年,我深知这两年的工作不比任何一年要轻松。“政如农功,日夜思之,思其始而成其终。”   这段话的原文是:“子太叔问政于子产。子产曰:政如农功,日夜思之,思其始而成其终。朝夕而行之,行无越思,如农之有畔,其过鲜矣。”翻译成今天的白话文,就是:子产的继任者子太叔向子产询问政事,子产说:“政事好像农活,白天黑夜想着它,要想着它的开始,又想着要取得好结果。早晨晚上都照想着的去做,所做的不超过所想的,好像田地有边界一样,过错就会少很多。”   孔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孔子对子产这四个方面由衷的赞叹是有缘由的,子产是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把刑法公布于众的人。   后世对子产的称赞更是不绝于书,在子产去世2000多年后的清代,人们对子产的评价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清初著名史学家王源,将子产推为“春秋第一人”:子产当国,内则制服强宗,外则接应大国,二者乃其治国大端……子产为春秋第一人。   春秋时代,人才辈出,有能征善战的英雄、纵横捭阖的谋士、影响深远的思想家,推举子产为“春秋第一人”,为什么?子产让饱受战火和内乱摧残的郑国井然有序,“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这大概是他能“得分”的最重要理由。   治国能臣   子产是春秋后期政治家,青年时即表现出远见卓识。郑简公元年即公元前565年,其父公子发率军攻蔡,大胜,郑人皆喜。他却指出这将导致楚国来攻和晋国反击,而使夹在中间的郑国饱受战祸。两年后,公子发在贵族内讧的政变中被杀,郑简公亦被劫持到北宫。子产沉着机智,部署周密后始率家兵攻打北宫,遂在国人支援下平息叛乱。新任执政公子嘉制订盟书,强调维护个人特权,引起贵族大臣反对。公子嘉打算强制推行,子产又力劝他焚毁盟书,平息众怒,以稳定政局。   郑简公十二年,公子嘉终因专权被杀,子产得立为卿,任少正。在同霸主晋国的一系列交涉中,他据理力争,不卑不亢,尽量维护郑国的权益,子产以其卓越的才能受到多数人的尊重。   子产治国特别注意策略,他一方面照顾大贵族的利益,团结依靠多数;一方面对个别贪暴过度的贵族断然给以惩处,以维护政府威信。他不毁乡校,允许国人议论政事,并愿从中吸取有益建议。而对自认为有利于国家的改革,则不顾舆论反对,强制推行。对于晋、楚两霸,他既遵照传统礼制谨慎奉事,不给对方寻衅的借口,又在有条件时大胆抗争,驳斥其无理苛求。   整顿田制   子产执政21年,对内政的改革,是从整顿田制入手的。子产改革的内容中一项著名措施是作封洫。“封”就是田界,“洫”就是水沟。作封洫的目的,是清查田亩。郑国的一夫百亩的井田制度,已遭破坏。在子驷当政时,就作过一次整顿,使司氏、堵氏、侯氏、子师氏等四家贵族多侵占的土地被迫交出来,子产“作封洫”是这一措施的继续。子产在使耕者有其田的同时,实行“庐井有伍”的制度,即将居民用什伍的制度编制起来,以便于管理调动。   铸刑书   公元前536年,子产为适应和维护统治秩序的需要,在改革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的基础上,开始铸刑书。   按照当时的惯例,贵族可以任意刑杀奴隶与平民,很少受法律的约束。从现存古籍的记载来看,在春秋以前尚未形成集中的系统的成文法典。对于广大平民老百姓来说,法令的全貌,某一行为是否违法,违法又怎样处罚,皆无从知晓。罪与非罪以及犯罪的处罚全由贵族们临事擅断。这样就使得广大平民经常处于“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的恐怖之中。   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子产“制刑书”,让他成为春秋时期的大法家。   郑简公三十年,子产将自己所铸刑书三篇铸造在铁鼎上,予以公布。子产铸刑书比晋国赵鞅铸刑鼎要早23年。他是我国第一位将刑律公布于众的人。   由于刑书含有限制贵族特权的内容,加之公布成文法的方式本身不利于贵族的罪行擅断和任意刑杀,因此子产的行为招致了一些贵族的强烈反对。但子产力排众议,认为铸刑书既未考虑个人利益,也未顾及子孙,而是为了“救世”。且新刑法的公布并没有违背礼的原则,而是对传统礼治的改良。   子产铸刑书及其争论,在中国乃至世界的法律思想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打破了“刑不上大夫”的传统,明确肯定了法律对于限制贵族特权的重要作用,为后来法家“一断于法”的理论创造了前提。   子产的改革,得到郑国百姓的拥护,百姓编着歌唱道:“我有子弟,子产诲之;我有田畴,子产殖之。子产而死,谁其嗣之?”   (原载《决策》)李能斌荐   推荐者说   子产的治国思想、治国谋略、治国方法、治国措施,其历史的镜鉴和现实的意义当令我们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aq42 + 关注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