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西方的翻译学研究_兼谈_翻译学_的学科性问题.pdfVIP

当代西方的翻译学研究_兼谈_翻译学_的学科性问题.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当代西方的翻译学研究_兼谈_翻译学_的学科性问题

2002年3月 中 国 翻 译 March, 2002 第23卷 第2期 Chinese Translators JournalVol. 23 No. 2 ·当代国外翻译理论 · (接上期) 当 代 西 方 的 翻 译 学 研 究 ——兼谈 “翻译学”的学科性问题 潘文国 (华东师范大学 对外汉语系, 上海 200062) 当代翻译学流派面面观 Miko)等,只是他们因为早逝而很早 “退出”了。以后常在 一起交流的有以色列学者埃文-佐哈尔(Itamer Even-Zohar)和图 香港学者的新著中对西方翻译理论的分类只是个粗线条的 里,及比利时学者兰姆勃特、 布罗依克(Raymond van den 勾勒,对当代新理论的不同观点未能细分。作为补充,我们 Broeck)和勒弗维尔(他后来去了美国,也把影响带到了美国)。 的想法是先按学科意识的自觉与否分为传统、现代、当代三大 后来,通过几次小型学术会议,这一学派的成员又扩大到英国 类,其次对 “翻译研究派”的不同观点进行细分,然后再对 的巴斯奈特和赫曼斯、比利时学者杜尔斯特(Lieven Dhurst)’ 、 这一学派以外的重要学者进行介绍。 韩国学者Theresa Hyun等人。形成了这一学派的中坚,也是 霍姆斯及赞同他主张的一批学者一度被称作“翻译研究学 推动翻译学在全世界确立的功臣。由于这一原因,这一学派还 派”(Gentzler,1993),而后来“Translation Studies”事实上又 曾赢得过“低地国家学派”、“洛文-特拉维夫轴心”(因为 成了国外对整个 “翻译学”的正式称呼,这就造成了一些混 几次会议先后在比利时的洛文大学和以色列的特拉维夫大学举 乱。特别是,这一派的学者在理论研究深入的过程中,观点 行)、“操纵学派”(1985年赫曼斯主编的论文集 《论对文学的 逐渐分化,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再用一个名称去称呼也显得过 操纵》出版,在国际译界产生极大的影响,被看作这一学派 于笼统。同时与其他使用“Translation Studies”一词、但在 的宣言书)、“多元系统学派”(埃文-佐哈尔的主要主张)、 基本观点上与之完全不同的学派也不易区别开来。新的提法 “描写翻译学派”(图里的主要主张)等美名,其实指的都是同 “描写-系统学派”(Hermans,1999),也还未能全部概括该派学 一批人。最后,这一支队伍又扩大到观点接近的一批学者,如 者的研究特色。 德国的凡尔米埃(Hans Vermeer)、瑙伯特、斯奈尔-杭贝(Marry 据赫曼斯的介绍,这一派的基本观点形成于六十年代,发 Snell-Hornby),加拿大的贾尔(Daniel Gile)、品姆(Antony 展于七十年代,于八十年代才广为人知,九十年代则为巩固、 Pym),和美国的文努蒂等。下面我们先介绍霍姆斯的贡献, 扩展与更新期。 再按各人特色命名、介绍当代一些主要翻译学流派。 这一学派人所共知的奠基者当然是霍姆斯,其实当时与他 霍姆斯是美籍荷兰学者,英—荷诗歌的杰出翻译家,长期 持有同一观点、经常在一起交流的还有捷克斯洛伐克的一些学 在阿姆斯特丹大学工作,1986年去世。他的主要论文都收在 者如列维(JiírLevy)、波波维奇(Anton Popovic)与米柯(Frantisek 他去世后人们为他编的集子 《文学翻译和翻译学论文集》 收稿日期:2001-05-20 (1988)里,文章不多,但确实非常精彩。例如他谈到诗歌 音乐 (原文)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其中要求汉字字符 ①② 小节线 “|”是作者根据歌谱在英文的对应位置上标注的。 与英语音节一一对应是为了保持原歌的演唱速率;译文用词

文档评论(0)

wanni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