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政治东盟
高考政治备考专题三: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一、【背景资料】
2010年1月1日,在中国和东盟19亿人民的共同期盼中,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这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自由贸易区,是全球第三大自由贸易区,也是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最大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中国对外建立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区,由中国和东盟10国共同组成,共拥有19亿消费者、近6万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和4.5万亿美元贸易总额。自贸区启动后,从今天起,中国和东盟六个老成员国,即文莱、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和新加坡之间,将有超过90%的产品实行零关税。中国对东盟平均关税将从9.8%降到0.1%,东盟六个老成员国对中国的平均关税将从12.8%降至0.6%。东盟四个新成员国,即越南、老挝、柬埔寨和缅甸,也将在2015年实现90%的产品零关税。关税壁垒的逐渐消除,为中国与东盟企业创建了更加便利的发展平台。上世纪90年代末,在亚洲金融危机中,我国坚持人民币不贬值,和东盟国家共同渡过了难关。危机之后,双方深刻认识到,加强互利合作,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实现共同发展与繁荣的必由之路。
2011年10月21日上午,第八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广西南宁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开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开幕式,并宣布博览会开幕。今年是中国与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0周年,也是中国-东盟友好交流年和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1周年。本届博览会作为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的重要内容,将集中展现中国—东盟不断扩大交流合作的丰硕成果,重点主题是“环保合作”,将举办中国-东盟环保合作论坛,同时围绕环保、质检、金融、科技、药品安全、森林、大众体育、文化产业、出版、人口与发展等领域,举行10多个高层论坛和国际会议。?
二、【知识精析】
1.经济常识
(1)资源的优化配置。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能加强发展中国—东盟各国的互利合作关系,有利于在国际范围内调剂资源余缺,参与世界资源的分配,为中国与东盟企业创建了更加便利的发展平台,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经济发展。
(2)发挥比较优势。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有利于发挥比较优势,节约社会劳动,实现优势互补;有利于引进和吸收各自先进科技成果,增强各方自力更生能力。
(3)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强区域内部经济联系,是走向经济全球化的阶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是生产社会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不仅有利于中国建立符合自身利益的产业分工链,还有利于促进国内改革开放,为在更大范围内开展经济技术合作积累经验。对东盟国家来说,则可利用中国强大而稳定的经济实力、工业体系和市场缓冲力,带动东盟国家走出金融危机,应对跨国公司挑战,共同促进对国际市场的出口。双方加强互利合作,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实现共同发展与繁荣的必由之路。
(4)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有利于我国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发展中国与东盟的经贸交流,可以互通有无,调剂余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可以节约社会劳动,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可以吸收和借鉴东盟在某些方面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可以接受国际市场的竞争压力和挑战,优化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促进国内企业不断更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的国际化水平。
2.哲学常识
(1)联系的观点。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又是有条件的,我们必须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为中国和东盟国家提供了一个双向互动、竞争开放的合作平台,将为东盟—中国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和发展创造条件,从而促进各国在经济、社会、文化和科技领域开展广泛的交流与合作。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后,双方的互补优势将得到充分发挥,互补性贸易将极大丰富双边市场,贸易和投资都将大幅增长,有利于促进双方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既符合我国利益、又能促进共同发展。
(2)发展的观点。整个世界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发展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我们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中国与东盟的关系从无到有,到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全面深化双方战略伙伴关系,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等,体现了发展的观点。
(3)矛盾是对立统一的原理来分析。中国—东盟既合作又竞争,在合作中展开竞争,在竞争中强化合作。
(4)量变与质变的统一。2002年中国与东盟启动自贸区谈判,2003年正式实施“早期收获计划”,2004年签署《货物贸易协议》,2007年签署《服务贸易协议》,此次《投资协议》的签署标志自贸区主要谈判任务成功完成,自贸区在2010终于全面建成。
3.政治常识
(1)国家性质决定国家职能,国家职能反映国家性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体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