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文趣味知识:下面周围十二个圆圈中都有一个字,中间的圆圈还空着。请你在中间的圆圈中填上一个字,使它和周围每个圆圈中的字合起来都能成为另外一个字。
各
口 二
比 日
音 十 又
兄 权
旦 如
化
一、积累与运用
1、为人修养,责任态度
①《论语》中注重为人修养,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的论述是 ,
。
②曾子曰:“五日三省吾身: ? ?
?
③曾子曰: ,任重而道远。 ,不亦重乎?
,不亦远乎?”
④子贡问曰:“ ?
子曰:“其恕乎! , 。”
⑤子曰:“岁寒, 。”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使我们完成了制作班级网页的工作。
B.是否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考试取得好成绩的条件之一。
C.21世纪需要有科学文化的一大批知识分子去建设祖国。
D.在学习实践中,我们要善于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
3、补充成语
( )上明珠 胜券在( ) ( )而不厌 ( )以为常
天各一( ) 知( )犯法 一( )之长 ( )夺天工
未卜先( ) 目不( )丁 难( )可贵 ( )争上游
( )甘共苦 ( )步为营 ( )心吊胆 ( )瞻远瞩
4、选出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 )
A.坚持不懈 千辛万苦 精疲力竭 养精蓄税
B.耀武杨威 姗姗来迟 忧心仲仲 念念有词
C.郑重其是 不可思议 语无伦次 闷闷不乐
D.孜孜不倦 迫不急待 梦寐以求 不毛之地
5、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 )
A.撺掇(duō) 纠葛(ɡě) 颤栗(lì) 弥漫(mí)
B.烧灼(zhuó) 潺潺(chán) 蕴藻(zǎo) 晦暗(huì)
C.怠慢(dài) 磅礴(bó) 漂渺(miǎo) 归省(xǐnɡ)
D.摇曳(yè) 嗔视(cēn) 粲然(càn) 叱咤(chà)
6、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 骸骨? 骇人听闻? 血腥? 睡眼惺忪???? B. 侧隐? 高深莫测? 周到? 周道如砥 C. 衷心? 折中是非? 瞻望? 高瞻远瞩???? D. 锦障? 重峦叠嶂? 河川? 望眼欲穿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等到月升中天,清光从两棵梨树间筛洒而下,地上阴影????? ,此时尤为幽绝。 .学校正积极?????? 春季运动会,各项工作都作了明确而细致的分工。 .一群四五岁孩子表演的《猫》剧十分有趣。他们或唱或跳,或打或闹,将猫的各种举止神态模仿得??????????? 。 .用心去??????? 花开的声音!你会发现那才是天下最美的风景! A. 斑驳 ? 筹备? 惟妙惟肖 聆听?? ? B. 斑斓? 筹划??? 栩栩如生 倾听 C. 斑斓 筹备? 栩栩如生 ? 倾听??? D. 斑驳 筹划 惟妙惟肖 聆听 阅读下面的两段文言文,完成l2~l5题。2007年江苏省扬州市[甲]晏子使楚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日:“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晏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日:“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乙]晏子辞千金晏子方食,景公使使者至。分食食之,使者不饱,晏子亦不饱。使者反,言之公。公日:“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寡人不知,是寡人之过也。”使吏致千金与市租,请以奉宾客。晏子辞。三致之,终再拜而辞。(选自《晏子春秋》)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