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国际组织对全球及中国能源供需和碳排放情景研究分析(论文资料).pdfVIP

不同国际组织对全球及中国能源供需和碳排放情景研究分析(论文资料).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不同国际组织对全球及中国能源供需和碳排放情景研究分析(论文资料),能源碳排放系数,能源碳排放系统分析,各类能源碳排放系数,广东省能源消费碳排放,各种能源碳排放系数,实现能源消费的碳排放,可再生能源碳排放,各种能源的碳排放系数,碳排放

Research and Approach研究与探讨 不同国际组织对全球及中国能源 供需和碳排放情景研究分析 1 2 张建国 ,罗 峻 (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北京 100038; 2.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088) 摘要:综述分析了国际能源署、亚太能源研究中心、日本能源经济研究所、美国劳伦斯伯 克利国家实验室、麦肯锡公司等国际能源机构对全球或地区及中国能源供需和CO排放展望的 2 研究结果,以及各自研究的情景、条件假设、方法论和主要参数,不同机构对中国未来一次能 源需求和CO排放预测结果,可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2 关键词:能源;CO排放;展望;中国;国际组织 2 中图分类号:X32 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355(20 12)05-002 1-07 doi:10.3969/ j .i ssn . 1003-2355.20 12.05.005 Abstract: Th e p ap er r evi ews th e r esear ch r egar din g th e pr oj ect i on of en ergy supply deman d an d CO2 emi ssi on in Ch i n a or in t h e Wor l d by int ern at i on al en er gy r esear ch in st itut es, in cludin g th e IEA 、A PERC 、 IEEJ 、LBNL an d oth er s. Th e k ey a ssumpt i on s 、macr oecon omi c dr iver s 、scen ar i o st ory l in e 、meth odol ogi es an d r esult s of en er gy an d CO2 emi ssi on out look in Ch ina by th e agen ci es ar e comp ar at ively pr esent ed h er e as th e r efer en ce t o r el at ed r esear ch in Ch in a . Key words: En er gy ; CO2 emi ssi on ; Out look ; Ch ina ; Int ern at i on al agen cies 近年来,国际上对全球和中国的能源供需和 命》,英国苏珊能源集团和唐纳多中心的 《中国的 温室气体排放问题越来越关注,一些主要能源研 能源转型》,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 究机构基于不同的目的纷纷开展针对全球和中国 (LBNL)的 “中国到2050年能源和碳排放展望” 能源问题的研究工作。为了摸清国际上主要能源 (2009)、“中国未来能源和排放展望的模型分析比 机构对全球及中国能源和CO排放预测问题的研 较”(2010),以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 2 究结果,以及其研究的前提假设条件、方法论、主 所 (ERI)2009年的 《中国2050年低碳发展之路》 要参数,以便为国内相关研究提供借鉴,特别可用 (CEACER)等等。下面分别就各机构研究的情景 于与中国能源供需预测和CO排放相关研究结果 描述、主要参数、研究结果等进行综述分析。 2 进行比较,以评判其结果的合理性。 1 国际能源署 (IEA) 目前,国际上已经开展的针对中国能源和CO IEA的 《世界能源供需展望2009》(WEO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aobanw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