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临床执业医师诊断基础微生物感染的防治原则辅导(论文资料)
2012
2012 临床医师《诊断基础》辅导
微生物感染的防治原则
( )
( )
((一))微生物感染的免疫防治
对微生物感染的人工免疫防治措施包括:①人工主动免疫:是用病原微生物,或其特异
抗原、毒素等制成减毒活疫(菌)苗、死疫(菌)苗、类毒素等生 物制品,给易感人群接种,使
体内产生抗该病原微生物或毒素的特异性免疫力。主要用于预防,常需接种1~3次,l~4周
后免疫力可出现,持续时间可达数月至 数年;②人工被动免疫:是用含抗某种病原微生物或
毒素特异性抗体的免疫球蛋白或免疫血清等生物制品给已(疑)感人群注射,或注射细胞因子
等细胞免疫制剂, 使之获得特异性免疫力。主要用于治疗某些由外毒素所引起的疾病,其
作用快速,但持续时间短,仅2~3周。
( )
( )
((二))微生物感染的化学防治
1.化学预防:是使用抗微生物药物对某些微生物感染进行治疗性预防,以及用于外科手
术病人和高危对象等以预防可能会发生的微生物感染。使用时要慎重和掌握好应用体征。
2.抗感染治疗的基本原则:可概括为安全、有效、经济,其中关键因素是有效.具体
体现为:
(1)合理选药:合理的抗感染选药方案主要取决于:病原微生物;药敏试验结果和拟选药
物的临床药理学特点;感染部位、病人的基础疾病和免疫状态;拟选药物的临床试验和既往的
应用经验等。
(2)合理给药和考核疗效:应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并密切观察临床疗效、及
时调整用药。
(3)认真观察疾病演变情况加强综合疗法。
(4)预防和避免抗微生物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以及二重感染的发生。
(5)预防和延迟细菌耐药性的产生: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可分为固有耐药和获得耐
药。它们的发展、表现都与抗生素的使用密切相关,在临床实践中应注意预防和延迟。
血小板计数
「参考值」
自动计数法为男性153~355×109/L;女性161~386×109/L
「分析变异」
该法变异系数CV=2.5%
「生理学变异」
1.升高运动约升高43%,4~14岁儿童较成人约高24%,女性比男性约高9%,口服避孕
药在月经周期的黄体期约升高7%。
2.降低1期妊娠约降低8%,2期妊娠约降低11%,3期妊娠约降低23%,遗传因素地中海
较北欧约低36%,急性酒精中毒约可降低70%,新生儿约低70%以上。
「药物影响」
1.增加β-阻断剂,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和磷中毒均可致血小板增加。
2.减少β-兴奋剂,抗有丝分裂药、代谢拮抗药物致血小板减少。
可引起血小板减少或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药物有导眠能、三甲双酮(偶尔)、乙琥胺、苯妥
英钠、羧苯磺胺(偶见)、消炎痛(较少)、保泰松、氯噻嗪、乙酰唑胺、铋盐、氯磺丙脲、甲
执业医师网校培训:/kcnet1960/
免费试听入口/ManageCheck.asp?adsid=479UnionID=521
磺丁脲、氯霉素、扑敏宁和秋水仙碱(致选择性血小板减少症)及氟化物等。
可引起骨髓抑制或骨髓再生不良导致血小板减少的药物有利眠宁(较少见)、眠尔通(少
见)、普马嗪(少见)、丙咪嗪(伴紫癜)、三氯甲噻嗪、二甲 氧苯青霉素钠(少见)、二性霉素
B(伴溶贫)、异烟肼(少见)、乌拉坦(全血细胞减少)、环磷酰胺、痛可宁、6-巯基嘌呤、癌宁、
硫唑嘌呤、长春新碱和门 冬酰胺酶等。
引起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的药物有洋地黄毒甙、硝酸甘油(用药5个月后)、安体舒通、酚
肽、强的松、洋地黄毒甙、磺胺噻啶、磺胺二甲氧嘧啶、碘胺甲异恶唑、磺胺二甲基异恶唑、
磺胺药、新生霉素、先锋霉素I、奎宁和硫鸟嘌呤等。
引起血小板减少症的药物有巴比妥酸盐、鲁米那(有时)、氟奋乃静(少见)、美沙芬、可
待因、羟保泰松(治疗1周后)、双氢氯噻嗪、洋地黄(少 见)、噻嗪类、利尿酸、乙烯雌酚、
雌激素(若干星期后)、他巴唑、磺化钾、降钙灵(个例)、扑尔敏、呋喃啶、青霉素(粒细胞减
少)、羟苄青霉素(一时 性)、红霉素、林可霉素(可逆)、链霉素(全血细胞减少)、新霉素(在
严重巨幼红贫血时)、土霉素、四环素、强力霉素、制霉菌素、吡嗪酰胺、氨基水杨酸、 氨
基安息香酸、光辉霉素、硫秋水仙碱(偶尔)、右旋苯异丙胺、噻唑苯咪唑、锑化合物。
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药物有安眠酮(个例)、三氟吡啦嗪、氯丙嗪(伴紫癜)、肼苯达嗪(伴
紫癜)、维生素K、金霉素、氯喹、铅、砷剂。
吩噻嗪、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