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右江褶皱带有色金属矿床成矿系列初步研究.pdfVIP

右江褶皱带有色金属矿床成矿系列初步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右江褶皱带有色金属矿床成矿系列初步研究

第 3 卷 第 2 期      高 校 地 质 学 报       . 3 . 2 V o l N o  1997 年 6 月      Geo logical Jou rnal of Ch ina U n iversities      June, 1997     右江褶皱带有色金属矿床成矿系列初步研究 华仁民  朱金初 (南京大学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赵一英 周建平 吴燕玉 陈晓东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摘 要 右江褶皱带位于华南褶皱系的南西端, 地质构造复杂, 有色金属矿产丰富。本 文对该区有色金属矿床的两个主要成矿系列进行了研究, 一是与重熔型花岗岩类有关 的锡铜银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 其中又可将其分为锡铜与银多金属两个亚系列; 二是 沉积改造型层控锑矿床成矿系列。本文以个旧、都龙、白牛厂、德保、凤凰山和木利、马 雄等矿床为实例, 分别讨论了两个成矿系列的主要特征、控矿因素和矿床成因。 关键词 矿床成矿系列 重熔型花岗岩 沉积改造 有色金属矿床 右江褶皱带 分类号  612 P 1 地质构造背景 右江褶皱带地处我国南疆, 西起个旧, 东接南宁, 包括云南东南部和广西西部, 南面与越南 接壤; 在大地构造上属于华南加里东褶皱系的一部分, 并位于其南西端, 其北侧以弥勒—师宗 断裂与扬子板块为界, 西南侧隔哀牢山断裂带与兰坪—思茅印支微板块为邻, 南东侧为钦州地 槽, 向东则过渡为同属华南褶皱系的桂中桂东拗陷。 右江褶皱带处在几个大的构造单元的交接部位, 地质构造复杂, 演化历史独特, 关于本区 地质构造的性质问题, 各家意见不一, 先后有“右江印支再生地槽”、“右江裂谷带”、“右江海西 印支裂陷盆地”等[ 1- 7 ]。笔者在综合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把右江褶皱带的地质构造演化归 纳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作为华南褶皱系的一个部分, 包含在后者的形成过程中, 即前加里 东期; 第二阶段是加里东以后右江褶皱带自身的构造发育时期。 在第一阶段, 中元古代开始的拉张作用形成了包括浙赣湘桂滇越的广大华南地槽[ 3, 8, 9 ]。 在经历多次局部挤压和拉张之后, 至早古生代后期, 在挤压应力的主导下, 经过一系列构造运 ( ) 动 涉及本区的有郁南运动、北流运动和广西运动 , 华南地槽完成了褶皱造山, 形成华南褶皱 系。 ( ) 第二阶段, 本区从早泥盆世晚期 塘丁期 开始发生沉积构造环境的分异。部分地区, 如本 本文 1996 年 11 月收到, 12 月改回。 (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地勘总局资助项目 94 48 D 第一作者简介: 华仁民, 男, 51 岁, 教授, 矿床学专业。通讯地址: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邮编: 210093。                 高 校 地 质 学 报               3 卷 184 ( ) 区西南部云南蒙自以东至富宁一线以南 马关—越北后加里东隆起 , 以及个旧—文山以北的 扬子板块陆缘, 其沉积建造类型从泥盆纪到三叠纪一直为稳定的地台型, 岩性以碳酸盐岩和碎 屑岩为主。而在以右江为中心的本区中部和东部广大地区则开始裂谷作用, 由于地幔上隆和地 壳拉张产生了一系列北西向张裂带, 沿张裂带形成断陷盆地, 发育深水半深水泥质岩、硅质 岩、燧石灰岩和基性中性火山岩建造; 在张裂带之间则形成浅水相碳酸盐岩台地。裂谷作用发 展的总趋势是断陷凹地逐渐扩大而台地相

文档评论(0)

yaobanw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