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Ni-ZrO2纳米复合涂层的制备及其耐磨耐蚀性能研究.pdf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33卷,第3期,2015年5月
of Sci—Tech Sciences)
Journal University(Natural
Zhejiang
2015
V01.33,No.3,May
文章编号:1673—3851(2015)03—0336—04
Ni—Zr02纳米复合涂层的制备及其耐磨耐蚀性能研究
裴旭1’2。易剑2,王鞠1
(1.浙江理工大学材料与纺织学院,杭州310018;2.台州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浙江台州318000)
摘要:采用电火花沉积和激光熔覆技术在45号钢基体表面沉积制备Ni.Zroz复合涂层。通过研究涂层的显
微硬度分布、耐磨和防腐性能发现:在900W功率下,电火花沉积的Ni基过渡层质量较好,过渡层厚度达到了
110
ptm左右,且与基体冶金结合具有较高的结合力。利用激光熔覆技术在Ni基过渡层上熔覆纳米ZrOz粉体
度可达1145HV0.1,相对于基体,硬度提高了3.8倍。摩擦磨损和腐蚀试验发现复合涂层的耐磨性能和耐蚀性能较
基体都有明显的提升。
关键词:纳米氧化锆;45号钢;电火花沉积;激光熔覆;复合涂层;耐磨耐蚀
中图分类号:TB304 文献标志码:A
能对金属表面进行沉积处理的工艺技术。在氩气氛
0引 言
围保护下,金属工件(阴极)和电极材料(阳极)的接
随着模具行业的发展,对模具的使用寿命和精 触部位产生高温,使电极材料与被沉积的工件之间
度的要求越来越高。磨损和腐蚀是导致模具使用过 产生火花放电,形成沉积层[5_6]。电火花沉积涂层和
程中失效的主要因素。表面强化技术可以在金属材 金属工件表面属于冶金结合,改善了工件表面的物
料表面形成耐磨、防腐、耐高温和具有某些其他特殊 理化学性能及力学性能,材料心部的性能不受影响。
性能的保护层,以此来扩展金属工件的应用范围和 使用电火花沉积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工件表面的抗
使用寿命口]。同时该技术也可以用于对损坏区的局 高温氧化性、耐磨性以及耐腐蚀性等[7。8]。近年来,
部修复。故采用表面强化技术,在模具表面沉积防 激光熔覆技术得到了大量的研究与发展,它通过激
腐、耐磨的陶瓷涂层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然而,常 光束快速加热基体表面的熔覆材料,使其在极短的
用的耐磨、防腐陶瓷涂层由于热膨胀系数与金属基 时间内熔化并迅速冷却凝固,进而在基体表面得到
体相差过大,导致涂层热应力大,容易开裂。Zr02熔覆涂层。本文通过电火花沉积技术在基体上沉积
由于热膨胀系数高,且具有硬度高、耐磨性能好和热 了一层Ni基合金过渡层,然后利用激光熔覆技术在
稳定性较强等优良性能,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2。3]。 其上涂覆了一层Zr02涂层,并对该复合涂层的耐
为了进一步减小ZrO。涂层与金属基体间热膨胀系 磨耐蚀性能进行研究。
数的差异,降低涂层与基体间热应力,常常在ZrO:
1 实验材料及方法
涂层与金属基体间增加一个金属过渡层。相对于合
mmX25mmX
金涂层,金属一ZrO。复合陶瓷涂层因其物理化学性 基体材料为45号钢,尺寸为40
10
能优良、机械强度高、硬度高和热膨胀系数小等特 mm,成分见表1。电极材料为镍基合金,直径为
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刀具和模具等制造业中[4]。 3.2mm,成分见表2。实验前用4008砂纸打磨基
电火花沉积(ESD)是一种利用高密度能量的电体,然后用超声波和酒精清洗去除表面油污。
收稿El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LGC450型连续油管作业车的研制.pdf
- LHRHa靶向紫杉醇脂质体的制备及体外抗肿瘤作用.pdf
- Li+共掺杂对Er3+-Yb3+TiO2紫外、可见和红外发光同步增强研究.pdf
- Li+对Tb3+掺杂硅酸盐玻璃闪烁性能的影响.pdf
- Li1-xTixFePO4(O≤x≤0.02)制备表征及电化学性能研究.pdf
- Li1.2(Ni0.4Mn0.4)x(Co0.4Mn0.4)1-xO2(0≤x≤1)系列富锂材料的制备及性能.pdf
- Li1.2Ni0.13Co0.13Mn0.54O2正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pdf
- Li3V2(PO4)3C复合结构正极材料的制备和电化学性能.pdf
- Li4Ti5O12的溶胶-凝胶合成及性能研究.pdf
- LiCoO2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