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全国高考陈寅恪题值得商榷的三个问题.pdf

2007年全国高考陈寅恪题值得商榷的三个问题.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7年全国高考陈寅恪题值得商榷的三个问题.pdf

2007年第9期 历史教学(中学版 总第534期 No9.2007 SumNo.534 HistoryTeaching 2007年全国高考陈寅恪题值得商榷的三个问题 周明学 (九江市一中,江西九江332000) 美键词]2007年高考,文综全国卷I,陈寅格题,商榷 中固分类号】C-63[文献标识码】B l文章编号】0457—6241(2007)09—0055—02 2007年高考文综全国卷噤13题为: 当然,这还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本题的命题意图是 史学家睬寅恪在评述“武周之代李唐”的历史意义时 考查考生对陈寅恪“武周之代李唐”所具有“社会之革命” 说,此“不仅为政治之变迁,实亦社会之革命”。此处“社会 意义的理解,这一观点是出白陈寅恪的名作《唐代政治史 之革命”是指 述论稿》。如果没有读过这一史学名著,对陈寅恪所认为 ^重用酷吏,实行法治 的“社会之革命”的含义是难以确知的。这是因为,不同的 B.女皇当政,任用女官 时代、不同的人物都有自己的用语习惯,没有通读其原著 C.扶植庶族,抑制士族 上下文,断章是难以取义的。大家知道,对“社会革命”一 D.移风易俗,推崇佛教 语,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理解。如文科学生熟知的孙中山 客观地讲,对全国高考而言,这是一道设计非常新颖 先生笔下的“社会革命”就是指平均地权,实现民生主 的材料选择题。陈寅恪是公认的史学大家,又以唐史研究 义。1999年版《辞海》则把“社会革命”解释为“人们改造 成果最为丰硕,全国高考文综试题考查对他唐史观点的 社会的重大变革”,并进一步解释说:“在阶级社会里,社 理解,应该说立意高远,颇具史学专业意昧。陈先生是江 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必然趋势和集中表现,通常要使用 西修水人,其墓地就在庐山植物园里,笔者每年暑期到庐 暴力。历史上有过奴隶反对奴隶主的革命、农民反对地主 山小住,都要去拜谒这位史学前辈和乡贤。所以对这道试 阶级的革命、资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革命。”显而易见, 题,笔者感到特别的亲切。但作为中学历史教师,笔者又 要对陈先生笔下的“社会革命”有一个准确的理解,就必 感到,这遭试题的设计又存在着明显的缺陷。 须要读《唐代政治史述论稿》相关部分的内容,更何况陈 第一,这道试题不适合考查今天的中学生。 寅恪是位极具个性的史学家,其许多专业用语也颇具个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陈寅恪不承认自己是马克思主 人特色,有学者即指出陈先生对公认的用语概念范畴有 义者,所以在新中国的中学历史教科书中长期没有陈寅 所忽略,不甚严密。并认为这是陈寅恪的不足之处…。不 恪的文字介绍。一直到1991年两省一市高中课程改革才 要说现在整天忙于题海的一般中学生不会凄这部用文言 开始改变,在1997年人教版试验本《中国近代现代史(必文写成、有自己习惯用语的史学专著,就是一般中学历史 修)》下册第四章“民国时期的文化”课文小字部分,在介 教师也不会读。用这道试题来考查今天的中学生,实在是 绍这一时期。用传统考据方法研究历史的著名学者”时, 有点刁难的味道。考生即使答对了,基本上也是猜测的。 曾经点到了陈寅恪的名字,并在注释中有30余字的简 这显然不会是命题者的本意。这说明了命题者对中学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整理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