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上古与元音变化同步的声母舌位变化.pdf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总第209期)39
上古与元音变化同步的声母舌位变化
黄易青
(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北京100875)
[摘要] 由于三等介音j的产生及作用,上古后期汉语韵母的元音舌位发生过央化、前化与
高化,与之相应,声母也发生了央化、前化;在不同方言区,声母的变化也不一样。这些声母变化
与韵母变化在舌位移动方向上是一致的,从而是可以得到相互解释和证明的。目前,还没有条件
为上古不同时段的不同方言构建各自的音系,暂时只能用一个统一的上古音系衡量有时地差异
的声、韵关系,这在解释声韵部类关系上必然会出现统一音系与有时地差异音系的矛盾:韵母元
音舌位的变化传统上用“转”来解释;声母这种发音部位历时的移动,统一音系的平面上表现为一
个声母具有不同发音部位的音素,传统也是用“转”解释,现代语音学主流则从复声母来源角度解
释。这是用不变即“共时”“共域”的标准来衡量上古后期语音材料中存在的异时、异域因素。本
文认为,从上古语音有分期、有方音的角度看,这些都是汉语在上古后期发生的历史音变。
[关键词]上古音;历史音变;方音;央化;前化;高化
近一个世纪以来,上古汉语声母研究中,诸如 《汉语语音史》先秦音系的声母表、韵母表的拟音为
“希:缔;旨:稽;氏:柢”;“桓:宣;户:所;刿:岁”; 标准,有不同意见必要时则简单说明。
“诗:寺;趟(赵):肖;透:秀”等,反映舌根音(见组和
1.上古汉语元音的央化、前化与高化
晓匣)与舌面音(章组),舌根音与舌尖前音(精组),
舌尖中音(端组)、舌尖后音(知组)与舌尖前音之间 古代汉语元音发生舌位的央化、前化与高化,
相通的谐声,以及相关的又音、假借、异文等材料, 王力先生已经论述过[5](P543—54,但王先生论述
曾引起学者的极大重视,周祖谟Ll儿21,董同觫E3J,的是从先秦一汉一魏晋南北朝一隋唐……到现代
李方桂L4J等递有论述,各有创获。近几年来,上述 的变化。本文则认为,在上古后期就发生了这样的
现象再度引起关注,主流趋于从复声母来源的角度 演变,所以,上古声母发音部位之间的相通,是与韵
解释上述材料。这与传统古音学的处理方法和结 母发音部位的变化同时产生的,从而是可以相互解
论都不相同,谁的解释更有道理?我们认为,上古 释和证明的。
后期(本文指战国、秦、西汉)声母在上述各发音部 目前对上古元音的构拟尽管仍有不同意见,但
位之间的相通,是j介音的产生和作用使发音部位 并不妨碍在一些不太细的问题上基本达成共识,如
移动的结果,不同方言区有不同的移动,各方言有 鱼部元音是后Q,歌部是前a,都是低元音;之部是
各自的音系,同一声母在不同方言中有的有不同的 中央元音a;宵、侯、尤是后元音,舌位比鱼部的高,
音值;由于现代用同一个音系做标准去衡量不同的 都是中高元音;脂、微是前元音,舌位比歌部的高,
方言,不但在声类关系上会出现纠葛,在音值上也 也都是中元音(相配的阳入声相同)L6J。在这些共
会出现不同音系声类之间的“对换”。 识的基础上,可以确认下面所论元音变化是前化、
本文所论上古语元音、声母变化,基本以王力 高化或央化。
[收稿日期]2008一04—18
[作者简介]黄易青(1951一),男,福建省南安县人,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教授。
万方数据
40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总第209期)
同一韵部在不同方言中有的音读(指主要元 娘,螵蛸母也。”《音义》:“螵,匹造反。”《尔雅·释
音)有所不同。不过,在一个方言中只要所论韵部 虫》:“不过,蟮壤,其子蜱蛸。”注:“一名蟑瞧。”螵蛸
是对立的,则它们的音值也是相对有区别的(如果 叠韵,当是本音,在宵部。蟑,铎部,音亦近螵。螵
所论韵部已经没有对立,则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一种耐高温微孔碳化硅纤维及其制备方法.pdf
- 一种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的高亲水性和放热性纺丝液及其制备方法.pdf
- 一种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微孔膜及其制备方法.pdf
- 一种聚氯乙烯中空纤维超滤膜制备方法.pdf
- 一种聚碳酸酯挤出发泡复合板材及其制备方法.pdf
- 一种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的制备与应用.pdf
- 一种腐植酸缓效肥料及其制备方法.pdf
- 一种自拼导梁式吊装设备架设特殊位置桥梁梁片的方法.pdf
- 一种视频设备流量监测软件的设计.pdf
- 一种调谐质量阻尼器(TMD)等效阻尼力测量方法.pdf
- 岸基供电系统 第4部分:工频电源.pdf
- 人教版八下英语Unit 5 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rainstorm came_测试卷.docx
- 热带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技术规程 木薯.pdf
- 草原防火阻隔带建设技术规程.pdf
- 渔用气胀救生筏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pdf
- 浙江省杭州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卷(含答案).docx
- 重庆市渝北区六校联盟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教学大练兵语文试卷.docx
- 食品安全-花椒籽油 (2).pdf
- 2025年海博思创分析报告:储能集成“小巨人”,国内外业务进展可期.pdf
- 地理标志产品 宽城板栗.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