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微型化全固态薄膜锂离子电池技术研究
微型化全固态薄膜锂离子电池技术研究
潘延林’任杰伟1李国欣1解晶莹2
l 航天科技集团八院8ll所
2 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迫切要求具有相应尺寸的微型致密电源一微电池与其相配套,微型化全固态薄膜锂离子电池就是适应这
一要求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微电池。本文概述了航天科技集团八院811所在微型化全固态薄膜锂电池方
面的研究进展情况。
关键词:全固态薄膜锂离子电池
1 引言
微米技术和纳米技术合称为微纳米技术,它包括从亚毫米到纳米(10。410-9m)的材料、工艺和器件
的综合与集成。航天科技领域应用微纳米技术最为直接的效果就是航天产品的微小型化。高度集成的微
机电系统是航天科技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其相应的贮能电源必须及早发展。微型化全固态薄膜锂离子
电池就是适应这一要求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微电池,作为全固态可集成电源有很多的优点,如设计简单、
没有气体或液体泄漏、低的内阻和良好的可充电性能等。能源系统的集成化技术可以解决微电子系统中
采用导线供电的落后局面,为微电子器件的进一步小型化、轻量化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为微电子器件
在遥远或人无法到达的场所提供能源,同时也是微小型化卫星电源系统发展的关键技术。图1所示全固
态薄膜锂离子电池和微电子器件构成的集成电路…。
图l全固态薄膜锂离子电池和微电子器件构成的集成电路
全固态薄膜锂离子电池具有以下优点乜1:(1)具有比传统镉镍、氢镍电池更高的比能量和能量密度:
(2)几乎可以制成任何尺寸和形状,可直接集成在电路中,电极的选择范围广,如硅片、玻璃、金属
片等:(3)具有优越的充放电性能,自放电率小,无记忆效应;(4)安全性能好,工作时无气体产生:
(5)工作温度范围大。图2是全固态薄膜锂离子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一196—
图2全固态薄膜锂离子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近年来国外对全固态薄膜锂离子电池的研究和开发非常活跃,全固态薄膜锂离子电池可应用于微电
量轻,体积小,性能好和研制周期短等特点,近几年来发展迅速。在纳型和皮型卫星中各种部件采用微
技术之一。因此,国外正积极开展用轻质材料制造高性能太阳电池和贮能电池的研究。例如,在NASA
成化的柔性集成电源模块。此外,它的用途还包括:微型无人驾驶侦察飞机动力电源(包括摄像装置电
源)、多种传感器、CMOS集成电路等瞄’”。
文本主要介绍了航天科技集团八院811在研制开发出高性能全固态薄膜锂离子电池上的一些研究
进展。
2研究进展情况
2.1纳米级正极材料的研究
(1)柠檬酸无焰燃烧法制备LiMn。0n材料
酸量的四倍。水浴加热反应物,发生剧烈反应,并放出大量的热,同时产生红棕色的气体(N02)。同
时溶液颜色变为淡黄色(柠檬酸络离子),继续加热,溶液慢慢变稠,最后呈浆状。冷却后加入适量的
氨水,调节pH值。把所得溶液转入坩埚,置于电炉上加热,溶液蒸发,浓缩形成凝胶,并产生大量气
前驱体。将前驱体在空气中800C恒温氧化焙烧一段时间。控制降温速率,冷却后即可获得黑色粉末状
LiMn204产物。
·-一197·-——
20/degree
图3 LiMn204XRD图和TEM图
(2)含硫导电聚合物正极材料
中,并扩散到负极Li上与之反应。一是造成自放电;二是在Li电极表面沉积~层绝缘物,使电池性能
恶化,尤其是容量衰减快。采用固体电解质或凝胶电解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这一缺陷,但不能根本解
决问题。再者,单质硫或硫化物为电子绝缘体,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电池的性能。为了抑制单质硫电极还
原产物溶解到电解质中,目前采用途径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是用有机硫化物代替单质硫,如DMcT
与聚苯胺复合体系,虽然电池的循环性能得到了改善,但硫电极大容量的优势未得到体现,容量密度一
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还原产物溶解,并且采用半导体的金属硫化物还可以改善体系的导电性。通过与纳米
碳纤维和导电聚合物复合,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体系的导电性。
以单质硫和电子导电的聚合物为反应物,在高温下合成新型的有机硫化聚合物材料,该材料的主链
为导电性良好的类似聚乙炔结构的电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帘线及其与橡胶的粘合.ppt
- 带噪声的叠加指数信号的EVLP估计的渐近性质英文.pdf
- 带式输送机压陷阻力能耗法研究.pdf
- 带热沉装置的搅拌摩擦焊研究.pdf
- 带经济器的热泵系统用涡旋压缩机的理论研究李园园.pdf
- 带穿孔板的消声器的传递损失计算详细步骤Sysnoise版.pdf
- 带式输送机导料槽阻力的计算方法.pdf
- 带耗能腋撑竖向不规则短肢剪力墙结构减震性能分析.pdf
- 常用几种公路交通噪声预测模式准确性分析—最终版.pdf
- 常压干燥制备二氧化硅气凝胶.pdf
- 大豆品种东生89生产技术规程 DB2310 T 134-2024.docx
- 桃园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规程(DB32-T 3824-2020).docx
- 标准化菜地建设管理规范 DB3201_T 1008-2020.docx
- 快速货运服务规范 DB32_T 3575-2019 江苏.docx
- 寒地苹果园生草技术规程 DB2310 T 124-2024.docx
- 寒地粳稻节水减肥稳产提质技术规程 DB2310 T 122-2024.docx
- 富硒元蘑生产技术规程 DB2310 T 116-2024.docx
- 大棚黄瓜无土栽培技术规程 DB3211 T 1057-2023.docx
- 无公害食品 大白菜生产技术规程.docx
- 弱碱性粳米 DB 22T 2216-2014(标准规范).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