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摘 要
农村会融对我国农村经济增长的意义重大,特别是在建没社会主义新农村的
新时期,农村地区面临着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市化的发展趋势,以乡镇企业的发
展壮大为主要特征的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客观上要求有更多的资本投入。然而,现
有的农村金融市场上存在着严重的会融抑制问题,主要表现为正规金融机构的主
体不作为,使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得不到足够的资金支持,同时也导致非正规金融
的大量衍生。
本文的研究目的就在于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我国农村金融抑制的成因,
以及在现有制度框架下,非正规金融与政府监管之间反复进行的博弈对农村金融
抑制所产生的影响。研究内容按照如下结构展开:第一部分,全面分析我国农村
金融抑制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这部分将选取农村金融扭曲度、农村存贷款比例、
人均存贷款余额等指标,对城乡金融二元性和农村金融体系中供给和需求的实证
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我国农村金融抑制发展变化的时间趋势;第二部分,重
点研究政府主导下的历次农村金融制度变迁与非正规金融的存在和发展之间的
互动博弈,博弈的动力来源于现有制度的不均衡所引致的交易主体对潜在利润的
追求,具体模型中将包括政府和非正规金融两个博弈主体,分析在现有的制度框
架内,非正规金融如何成为农村金融需求的选择,以及这种选择在多大程度上对
金融抑制导致的信贷资源误置起到了修正作用。
在研究方法上,本文第一部分将对造成我国金融抑制现状的制度性因素做出
详实阐述,同时依据会融抑制的相关指标,用时间序列的实证数据全面描述我国
当前农村金融抑制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因此这部分主要通过对历史数据的整理和
归纳,以及对经典理论的运用加以分析,数据的选取将参考《中国统计年鉴》、《中
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国会融年鉴》等统计资料及《中国农村盒融调查》等研究
报告中的相关记录。第二部分将采用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的经典博弈理论,加上关
于收益与成本的相关假设条件,构造出在政府监管的背景下,以正规金融和非正
规会融为主体的博弈模型。
就目前的文献来看,对农村金融抑制的研究主要在于定性分析和理论归纳,
较少运用具体的实证数据形成全面考量金融抑制程度的时间趋势,尤其是将政府
监管和非J下规金融的博弈关系作为主要影响变量的分析。另外,我国地区经济发
展的不平衡也较少被作为一个影响因素加以考虑。因此,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
展丌研究:
(1)以金融抑制理论为主要依据建立衡量我国农村会融抑制的分析框架,对
农村金融抑制发展现状和趋势的分析分为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横向是指比较相
同时期内我国与发达国家农村金融发展的各项指标,同时与该时期的农村人均
GDP和收入联系起来;纵向是指将连续的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同时与对应时
期政府改变会融制度的行为及非J下规金融的变化联系起来,以便得到这两者的动
态变化对金融抑制的定性影响。
(2)对政府监管和非正规金融的博弈关系做一个全面的衡量,同时引入利
率、交易费用、收益与成本等现有制度变量,把非正规金融的出现对农村金融抑
制的影响作为本文研究的落脚点,考察应该从哪些方面、向哪个方向、以哪种力
度来引导金融制度的变迁,以得到最有利于缓解农村金融抑制的政府监管与非正
规金融的博弈均衡。
本文的研究结论主要有以下四点:
首先,正规金融的主体不作为导致了现有农村金融制度的不均衡。
本文先从探究中国农村金融抑制的现状和特点开始,指出现有农村金融制度
体系内的非J下规金融机构存在主体不作为现象,即尽管从金融机构的数量和规模
及其生存的法律、政策引导和财政支持等环外部环境来说,正规金融机构都远远
优于非正规机构。但其在农村金融市场上并未发挥主导性支农作用,反而出现了
明显的“离农”趋势,导致农村经济发展不仅得不到足够的外源性融资,就连农
村内部的金融剩余也因为缺乏自由拆借的合法途径而大量流失。正是这种正规金
融供给的短缺导致了农村金融制度的不均衡。
其次,农村非正规金融与政府的博弈源自现有制度的不均衡。
第三章分析了非J下规金融存在的主要形式和发展规模,结合中国农村金融市
场环境的独特性和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指出正是由于现有农村金融制度的
不均衡使民间大量的金融需求难以通过现有制度获得满足,因而在制度的边界之
外出现了非J下规金融的自发性生成。但由于制度的变迁总是滞后于经济的发展,
由于没有合法的生存环境,自身也存在一定的市场风险,非正规金融的兴衰很大
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监管的力度。对于政府而言,非币规金融相对于正规会融所具
有的信息成本低、交易灵活和与农村地区天然具备亲和力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华兵法大典 《百战奇略》.pdf
- JT-T-971-2015沥青加铺层用聚合物改性沥青抗裂贴.docx VIP
- Sharp夏普数码复合机用户使用手册 BP-C2021X C2021R C2521R(20).pdf
- 宝峰UV5R对讲机说明书(打印版).docx VIP
- 钢柱、钢梁、钢结构制作安装.pdf VIP
- xx售楼中心、样板间、会所物业服务方案.doc VIP
- 2025年贵州贵阳乌当富民村镇银行招聘客户经理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初级钳工试题及答案钳工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一张奖状的动力(1).doc
- 框架钢结构施工组织设计.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