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灭时效的历史和展开.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Y1013429 博士论文摘要 消灭时效的历史与展开 专 业:法律史 研究方向:外国法律史 作者姓名:李求轶 指导教师:何勤华教授 本博士论文共分导论、本论、结论三部分。本论共五章,作者采用历史方法 和比较法方法纵横交错地系统论述消灭时效制度,另加附录部分,全文大约 200000余字。 导论 作者简要地介绍了(一)选题背景及意义;(二)研究现状与缺失;(三)研究 方法;(四)体例安排。 本论 一、消灭时效的起源与形成。从消灭时效的词源探讨开始,即消灭时效的德 Limitationofactions入手,分析了时效制度的罗马法传统,并从历史的纵向角度 论述了消灭时效的形成和目的,揭示了罗马法以来消灭时效的源流。另外,作者 还通过探讨消灭时效与除斥期间以及近似的期间的异同,以进一步厘清消灭时效 的内涵与外延。 二、消灭时效的法系比较。以消灭时效词源的不同为线索,作者从比较的横 向角度,论述了大陆法系的消灭时效、英美法系的出诉期间以及社会主义法系的 诉讼时效的体系和特点。同时对大陆法系的法国、德国、日本的消灭时效制度作 了简要介绍。 三、消灭时效的发展与改革。论述近代以来世界上主要国家(法国、德国、 日本、俄罗斯、中国)消灭时效的发展和改革的特点,并归纳总结出消灭时效的 世界发展趋势。 四、消灭时效的体系与创新。以肇始于罗马法的消灭时效结构:请求——抗 辩机制为线索,比较系统地论述了近代民法消灭时效的前提和基础请求权——抗 辩权体系。同时,以近代民法的意思自治理念为灵魂,进而从自治——强制互动 关系来构建消灭时效的基本内容。另外,作者义从权利的时问限制观点出发,从 消灭时效与失效关系上,对消灭时效进行创新性研讨。 五、中国民法消灭时效(诉讼时效)前沿理论探讨。对中国民法中存在的诉 讼时效词源,诉讼时效的适用范围、诉讼时效的期间安排、诉讼时效的起算点、 诉讼时效的客体与效力等作出了有益的探讨。并提出在制定起草《中华人民共和 国民法典(草案)》时应加以完善之处。 结论 ~、关于消灭时效的目的:作者归纳为(--)“定纷止争”的社会效果;(二) “权能发挥”的权利本性;(三)“法律和平”的特殊功能;(四)“社会时间”的 有效价值。关于消灭时效的体系与规范特点。作者认为应以请求权作为消灭时效 的客体,同时,要根据权利的“要保护性”程度来确定消灭时效期间的长短及起 算方式。 二、关于消灭时效发展趋势。作者归纳为:(。一)消灭时效期间缩短;(二) 消灭时效从强行法走向自治法;(三)时效制度的统一化;(四)时效期间的多样 化;(五)消灭时效从公力救济走向私力救济。 三、关于中国民法诉讼时效的改革。作者认为:应当汲取大陆法系“消灭时 效”的优秀的法文化,扬弃社会主义法系苏联法的“诉讼时效”的法文化。同时 应兼顾消灭时效制度的世界发展潮流.对中国民法的“诉讼时效”制度进行整体 估量和改革。此外,对英美法系的“出诉期限”的有益做法也应予以借鉴。 附录部分 附加了国内未曾翻译的英国《1980年出诉期限法》、印度《1963年出诉时 效法》、《欧洲合同法(草案)》(节录)、《欧洲合同法原则》(节录)等法律(法 案)以及德国《债法现代化法》(消灭时效部分)、《国际货物买卖时效期限公约》 及其修订议定书、国际统一私法协会《国际商事合同通则2004))(节录)。以供 立法和研究参考。 [关键词]消灭时效诉讼时效出诉期限 The and of gxtinctfva Development History l■aescriptio Abstract Major:Legalhistory FieldofResearch:Foreignlegalbistory Author:Li

文档评论(0)

liyba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