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Study on heat Using Mode and Heat
Consumption Characteristics in Buildings
Adopting Heat Metering Systems
A Thesis Submitted to Chongqing University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 for the
Doctor’s Degree of Engineering
By
Sun Chunhua
Supervisor by Prof. Fu Xiangzhao
Major: Heating, Gassing, 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Engineering
College of Urban Construction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China
October, 2012
中文摘要
摘 要
北方集中供热系统热计量是当前国家节能减排的首要工作之一,研究热计量
建筑的能耗规律,对推进我国热计量工作,挖掘节能空间具有重要意义。
建筑是集中供热系统的用能对象,但建筑内部的人却是用能主体,热计量技
术和设备的使用给了人们自主调节室内温度的可能,人们可以根据自身的热需求
自主设定室内温度,随着人们设定室内温度的方式不同,衍生出不同的用热模式,
进而形成不同的能耗规律。本文首先利用归纳推理法对热计量建筑的用热模式进
行研究,根据当前社会家庭结构特点及居住行为归纳出三种用热模式,即固定模
式、定时调节模式和非定时调节模式,并总结了三种用热模式的特征指标和热用
户特点。根据房间热平衡理论对定时调节模式用热室温全天 24 小时变化规律进行
分析,并将理论室温规律与用户定时调节模式用热实测室温进行对比,结果显示
实际供暖房间采用定时调节模式用热全天室温波动幅度最大约 2~3℃。
根据建筑不同位置用户房间体形系数和耗热量的特点将建筑各热用户分为 6
种,对 6 种不同的典型位置用户分别进行固定模式用热和定时调节模式用热的室
温及负荷试验,并对不同位置用户室温和热负荷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白天温
控阀关闭约 6 小时各不同位置用户平均室温降低均不到 1℃,处于建筑中间位置的
用户采用定时调节模式用热节能效果最显著。
对热计量建筑耗热量理论计算方法进行研究。首先定义房间综合传热系数 UR ,
对该系数的含义、规律和作用进行分析,房间连续供暖则综合传热系数为定值,
房间间歇供暖则综合传热系数将变小;不同供暖方式不同节能阶段的建筑各典型
位置用户房间综合传热系数的大小规律不一致,其大小规律与房间体形系数规律
基本一致。基于矩阵理论构建了包含房间综合传热系数、用热模式以及建筑热用
户数量的建筑综合传热系数理论计算公式。
应用建筑综合传热系数理论公式对典型建筑不同用热模式耗热量进行预测,
并对固定模式用热和定时调节模式用热采暖期逐日热负荷平稳性进行评价;采用
时间序列分析法对实际未计量小区的热负荷时间序列和计量建筑热负荷时间序列
进行平稳性和正态性检验,结果显示与固定模式用热相比,建筑复合模式用热或
采用定时调节用热的比例越多,热负荷时间序列波动性越大,其平稳性评价指标
从固定模式用热的 1.4 变到 1.65 左右,且热负荷时间序列的随机性明显变弱。从
耗热量的累积特性显示定时调节用户越多,其采暖期耗热量越小。若所有热用户
整个采暖期均采用定时调节模式用热,温控阀每天关闭约 6 小时,建筑节能约 30% ;
若所有热用户只有工作日采用定时调节模式用热,则建筑节能约 20% 。应用建筑
I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