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科學重大的發現.pptVIP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地球科學重大的發現 地球的結構 外核 The Outer Core 外核是地球在固體的內核之上並在地函之下,由液體的鐵和鎳構成,厚度大約2,200公里。它的上層邊界大約在地殼表面之下大約2,900公里,內核和外核轉換的位置大約在地球表面之下5,100公里處。 外核的溫度範圍大約從外側的4400℃向內增加至接近內核的6100℃,在外核的鐵鎳流體中的埃迪電流被相信會影響地球的磁場。外核雖然有着和內核一樣的成分,但因為沒有足夠的壓力使它成為固體,所以呈現液態。硫磺和氧也存在於外核中。 外核是在1906年由英國地質學家Richard Dixon Oldham發現的。 他在研究地震波時,發現在震央附近的地震儀可以發現P波(縱波)和S波(橫波)。但距震央足夠遠的地方,則不會記錄到S波。由於S波不能在液體裏傳播,所以Oldham推測地球內部應該有一層液體的結構。 根據他的計算,他指出這個結構的位置在地球的中心亦即我們所謂的外核。 我們現在還知道外核之內,還有一個內核存在,而該構造因壓力極大之故而為固體。 內核 The Inner Core 對於地球內部的認識,在1936年之前,科學家從地震波的研究,已知可將地球分成地殼、地函及地核三個部份。 分隔地殼和地函是莫氏不連續面(由南斯拉夫的科學家Andrija Mohorovi?i?於1909年發現),分隔地函和地核是古氏不連續面(由德國的科學家Beno Gutenberg於1913年發現)。 Inge Lehmann在1936年發表一篇論文指出:假設地核還可以再分成兩個部份─屬於液態的外部地核和固態的內部地核,固態內地核的存在,則可以解釋部份P波會在內地核中及內地核和外地核的邊界上進行折射,而在陰影區內出現微弱的訊號。 而分隔外地核及內地核的交界面也就被稱為雷氏不連續面(Lehmann discontinuity)。雷曼的這篇論文還創了一個就算不是科學界,也是地震學界的紀錄,即是這篇論文的題目只有一個字: “P” 。(P意思是P波:primary wave) 大陸漂移 Continental Drift 大陸漂移學說最初由Abraham Ortelius在1596年提出,後來德國氣象學家Alfred Wegener在1912年加以闡述,1915年他出版「大陸和海洋的起源」 (The Origin of Continents and Oceans)一書後,才引起注意。 魏格納和他的同事引用古氣候、古生物、岩層和地質構造線之可橫越大西洋互連,和大陸邊緣的幾何形狀上的配合來證明所有的大陸最早是連在一起,以後再發生漂移。 他們提出原始大陸只有一塊「盤古大地」(Pangaea),被稱為「泛大洋」(Panthalassa)的水域包圍,大約於2億年以前「泛大陸」開始破裂,到距今約二、三百萬年以前,漂移的大陸形成現在的七大洲和五大洋的基本地貌。 大陸飄移學說與板塊構造學說有些不同,前者假設推動力是潮汐,後者假想推動力是由於地幔出現對流,拖動板塊。 海底擴張 The Sea-floor is Spreading 海底擴張學說是在大陸漂移學說的基礎上所發展出的進階地球地質活動學說,由美國地質學家Harry Hess在1962年提出。 在各大洋的中央有一帶狀分佈的海嶺,這些帶狀海嶺是下方地幔軟流層的出口。不斷湧出的熔岩自海嶺流出,冷卻而成為剛性強的大洋地殼。 大洋地殼不斷的受到新由海嶺湧出的溶岩所推擠而向兩旁移動,使海面積擴大,同時大陸地殼受到推擠而分離。 導致海底擴張的原因是海水不平衡的壓力導致的板塊漂移。 由海洋地殼的年齡和地磁分布情形,都有以中洋脊(Mid-Ocean Ridge)為中心向兩側對稱分布的現象,為此一假說提供了最有力的證據。 板塊學說 Plate Tectonics 地球的組成由地表向下,就組成物質而言,概分為三大部分:地殼、地函、地心。 但是就物質的強度及行為表現而言,卻可分為岩石圈、軟流圈、中層圈及地心。 岩石圈是由冷而剛硬的岩石所構成,包括了地殼及一部份的上地函,其厚度約為100公里。 岩石圈可再細分為許多獨立的單元,每個單元有它自己的運動方向及速度,這每個單元即稱之為「板塊」。 板塊運動學說是廿世紀自然科學發展上一項重大的成就。 此學說主張板塊不但會運動,而且其運動模式遵守一定的法則:板塊的新物質在中洋脊(Mid-Ocean Ridge)生成,然後向外擴張直到與另一板塊而相遇後,較重的一方就向下衝而返回地函。 因此整個運動過程即相當於一個巨大的循環運輸系統,而板塊向下衝回地函的地區即稱之為隱沒帶。 雖然在中洋脊不斷形成新的板塊物質,而海洋地殼的板塊會在海溝附近受熱對流下降作用而被拖曳隱沒,造成老的板塊物質消毀於地球深處,因此地表總面積大致上可以保持不變。 地函熱對流造

文档评论(0)

神话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03223011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