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藏内源微生物的选择性激活条件优化及分子生态学及研究.pdf

油藏内源微生物的选择性激活条件优化及分子生态学及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优秀毕业论文,完美PDF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支持复制编辑,可为大学生本专业本院系本科专科大专和研究生相关类学生提供毕业论文范文范例指导,也可为要代写发表职称论文提供参考!!!

油藏内源微生物的选择性激活条件优化及分子生态学研究 油藏内源微生物的选择性激活条件 优化及分子生态学研究 摘要 油藏内源微生物比外源微生物更适应油藏的极端环境,具有更高的代谢活 性,利用内源微生物采油是目前微生物采油技术领域较为活跃的研究方向。目前 Stratal EnhancementOil 内源微生物采油技术(Activation of Microflorafor of Enhanced伪Z MEOR)机理、功能菌的数量变化、代谢产物的初步分析及其对油 Recovery, 水理化性质的影响方面,而对于制约油藏环境中采油功能微生物群落生理活动的 影响因素、激活过程中群落种属的变化规律及营养成分在运移过程中的吸附规律 研究较少。 论文共分七章,第一章是文献综述;第二章是内源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第 三章是内源微生物激活效果影响因素探讨;第四章是内源微生物室内模拟驱油实 验研究;第五章是内源激活营养成分在石英砂上的吸附行为研究;第六章是分子 生态学技术在内源微生物群落选择性激活上的应用;第七章是结论。 本论文通过研究不同环境与生源要素条件下功能微生物群落的变化,营养成 GradientGel 分的静态和动态吸附,变形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ing Chain Reaction,PCR)序列分析,采用单次单因子法优选出沾3区块最佳激活剂配方, 探讨了影响内源微生物激活效果的潜在因素,揭示了内源微生物营养激活剂的静 态和动态吸附规律,并结合分子生态学技术考察了激活过程中菌群结构变化规 律。 1.内源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number,MPN)法和镜检计 利用选择性培养基,采用MPN(mostprobably 数法对沾3区块注入水和沾3X24井产出水的主要内源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了分 析,结果表明,注入水和产出水中内源菌总体含量及有益菌HOB(Hydrocarbon OxidatingBacteria,HOB)、MPB(Methane-Producing 油藏内源微生物的选择性激活条件优化及分子生态学研究 Bacteria,SRB) Bacteria,DNB)浓度较低,而SRB(SulfateReducing (Denitrifying 浓度则达到102个/mL。可利用微生物间生存竞争关系,通过注入合适的营养物, 选择性地激活有益菌,抑制有害菌,提高原油采收率。 2.内源微生物激活效果影响因素探讨及室内模拟驱油实验 1)通过岩心管实验模拟高温高压油藏条件,考察了玉米浆、葡萄糖和蔗糖 分别作为主激活剂时的激活效果:激活5天、10天、15天时总茵密度差别不大; 15天内pH值和表面张力的变化趋势大体一致,均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继而下降 的趋势,反映了油藏内源菌由好氧向厌氧的演变过程;醋酸根是油藏微生物活动 及代谢过程的一个标志性产物,实验初期,醋酸根含量随着激活过程的进行而逐 渐升高,第lO天醋酸根含量达到最高,分别为856.8 ppm,802.5ppm,768.8ppm, 然后随着激活过程的进行,氧含量逐渐降低,醋酸根逐渐被一些厌氧菌代谢消耗 而使醋酸根离子浓度逐渐降低,第15天醋酸根含量降低到289 ppm,274.6ppm, 295.7 ppm;菌群结构分析表明,三个配方均可以

文档评论(0)

ygeorcgdw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