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字题型分析3.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炼字题型分析3

鉴赏诗歌的语言 之炼字Ⅱ 炼字题如何设问(命题角度)? 宿江边阁 杜甫 暝色延山径,高斋次水门。 薄云岩际宿,孤月浪中翻。 鹳鹤追飞静,豺狼得食喧。 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 “宿”有休息(停留)的意思, “翻”有翻滚的意思。 “宿”字化动为静,把本没有生命的云彩写得有了生命,有了灵性(拟人),让人感觉到那薄薄的云层飘浮在岩腹里,就象栖宿在那儿似的。“翻”化静为动,诗人借动的江水写静的月影,使江面上静静的月影有了动感,江上波涛腾涌,一轮孤烛的明月映照水中,好象月儿在随浪不停翻滚。 两个动词用得自然稳贴,的确十分精妙。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见”是看见,用之更能达意。 “看”或“望” 是有意识的,而“见”是无意识的,自然地映入眼帘。用“看”或“望”,人与自然是欣赏与被欣赏的关系,人仿佛在自然之外,自然成了人关照的对象。而用一个“见”字,人与自然不是欣赏与被欣赏的关系,人在自然中,与自然一体 。“见”字正写出了人与自然 作者这样写是为了表达自己归隐生活的闲适恬淡。 炼字题如何解答? 答题步骤: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或分析作用; (3)点出该字构成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或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 * 赏析语言之炼字技巧 【知识目标】 体会古典诗歌的炼字的妙处 【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学习掌握古典诗歌炼字技巧,提高鉴赏古典诗歌语言的能力。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鉴赏古代诗歌的兴趣, 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重难点】 结合炼字技巧规范答题 【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合作探究,讨论法 【教具】 多媒体 轻风细柳,淡月梅花 轻风摇细柳 淡月映梅花 轻风舞细柳 淡月隐梅花 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 汉江临泛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第三联中“浮”“动”二字用得好,明明是自己所乘之船在动,却说是前面的城郭在水面浮动,明明是波浪滔天,浪拍天空,却说是天地也为之动荡,一“浮”一“动”使整个画面富有动感,不仅渲染了磅礴的水势,也流露出作者对襄阳风物的喜爱之情。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铺”字,写出了夕阳西下,阳光斜射的柔和之美。 马头冲雪过临洮,乱斫胡兵缺宝刀 “冲” “缺”使画面充满动感,彷佛戍边战士们顶风冒雪、奋勇杀敌的场景就在读者眼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孤”字,写尽环境之空旷,孤寂,也写出了征夫内心的孤独。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细”,脉脉绵绵,写得是自然造化发生之机,最为密切。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红与绿使动用法,道出了诗人感叹时光匆匆,春光易逝的思绪。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限的空间延伸,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的立体节奏感。 早 梅 齐己 万木冻欲折, 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 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 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 先发望春台。 “一枝开”是诗的画龙点睛之笔,梅花开于百花之前,是谓“早”;而这“一枝”又先于众梅,悄然“早”开,更显出此梅不同寻常。与诗题中的“早”字相照应。 湖心亭看雪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极有层次感,对比写出了雪后银白世界中的景物。而“一芥” ,“两三粒”则以“小草”“米粒”作喻体,更加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事物的大小。 闺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曾愁, 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 悔教夫婿觅封侯。 副词 前两句写少妇经过梳妆打扮之后,兴冲冲地登上翠楼,去赏春景。这时候,作者用一“忽”字,取漫不经心而恰到好处之意。闯入她眼帘的柳色,使她联想起千里悬隔的夫婿和当年折柳赠别的场景,想起了丈夫,不禁伤感。 “忽”生动地显示了少妇心理的迅速变化,却不说出变化的具体原因与具体过程,留下充分的想象余地让读者去仔细寻味。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未”“先”“空”三个副词连用,生动形象的写出了作者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 动词 形容词 数量词 副词 片言立神 2、找出关键词并鉴赏

文档评论(0)

63589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