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中避雨授课版
请你闭上眼睛想象有下列情景发生: 今天是周末,你和几个好朋友约好了去郊游,早上出门时天气晴朗。一路游山玩水很是开心,但正值兴头上的时候,突然下起了瓢泼大雨······ 扫兴 山中遇雨 茶店躲雨 听琴借琴 拉琴和唱 齐声歌唱 依依惜别 远离尘嚣,避雨荒山,山色空蒙,小茶店里,茶博士坐在门口悠悠拉着胡琴,正如一幅疏淡的山水画,而一曲《梅花三弄》,又给它平添了无穷的意趣美和朴素美。这让作者感受到了淳朴天然的景物美。 两女孩转忧为喜,开始纵情歌唱,村里的人都来了。青年也都齐声歌唱,一时把这荒山闹得很温暖,可见音乐的感染力是巨大的,此时,人们真挚纯真的感情情不自禁地抒发了出来 ,人与人之间十分融洽和谐,这让作者感受到了纯真和谐的人情美,也感到了音乐的“乐以教和”的巨大作用,这是他做了7、8年音乐教师都没有感受到过的。 主 题 总 结 主题:本文记叙了作者在西湖山中避雨的经历和感触,告诉我们音乐的感染力可以使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近,使彼此相处得更和谐,这就是“乐以教和”。 比喻:“趋之如归”、“笨之如棺材”、“使像《渔光曲》一般地流行于民间”、“萍水相逢”。 映衬:“茶越冲越淡,雨越落越大”、“一时把这苦雨荒山闹得十分温暖”。 你认为本文中哪个词语或句子写得好,好在哪里?也可以持相反的意见,提出你认为写的不好或不恰当的地方。 引用:“山色空蒙雨亦奇”、“乐以教和”。 排比:“剃头店里有之,裁缝店里有之,江北船上有之,三家村里有之”、“茶越冲越淡,雨越下越大”。 * * * * * * * * * * * 山中避雨 丰子恺 丰子恺(1898—1975),浙江桐乡人,我国现代著名画家、文学家、美术和音乐教育家,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解放后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上海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等职。 他的作品主要收集在《缘缘堂随笔》里,另外还出版了《护生画集》、《子恺漫画集》、《音乐入门》等。 丰子恺小档案 丰子恺的部分漫画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寂寥 嘈杂 冗长 弄堂 工尺 乐以教和 和歌 陶冶 liáo cáo rǒng lòng chě yě hè yuè · · · · · · · · 2、积累下列词语 趋之如归 寂寥 怨天尤人 依依 萍水相逢 乐以教和 惜别 冗长 望洋兴叹 按要求快速阅读课文 很快地走过去,就像回自己家一样。趋,小步急走。 寂静空旷。 埋怨上天,怪罪别人。形容遇到不如意的事一概抱怨客观条件。尤,责怪,归咎。 留恋,不忍分离。 趋之如归: 寂寥: 怨天尤人: 依依: 比喻素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萍,浮萍。 音乐是用来教育感化人,使人和谐相处的。 舍不得分别。 (文章、讲话等)废话多,拉得很长这里是持续不断的意思。 比喻做事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 萍水相逢: 乐以教和: 惜别: 冗长: 望洋兴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并思考以下问题: 1、本文记叙了怎样的一件事? 2、本文是一篇记叙文,记叙文有六要素,试找出本文所记叙事情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本文是一篇记叙文,记叙文有六要素,试找出本文所记叙事情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包括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前天 西湖山中 “我”、两个女孩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 起因 经过 结果 山中遇雨,到小茶店避雨 听琴——借琴——为安慰两个女孩拉琴——女孩唱和——与山村青年齐声歌唱 与山村青年依依惜别,以这天的经历和感受实证了“乐以教和”。 根据图片提示复述课文内容,看谁复述的清晰。 山中遇雨 两种心情 借 琴 齐声合唱 依依惜别 文章的线索,是记叙的头绪条理,也就是把文章结构贯穿起来的脉络。同桌互相交流,试找出本文的线索。 本文有两条线索 第一条 线 索 事情线索: 山中遇雨 个人反应 作者借琴 作者拉琴 乐以教和 依依惜别 【明 线】 第 二 条 线 索 感情线索: 作者: 扫兴 反觉趣味 借琴安慰 拉琴得趣 欣然惜别 两个女孩: 怨天尤人 转忧为喜 喜极而歌 难舍难分 【暗线】 总结 线索特点:两线并行,环环相扣,步步推进,条理分明,结构严谨。 1、找出两个女孩感情的心理变化的词语,并看看三家村前后的气氛有何不同,理解前后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从文中找出关键性的词作答。 2、课文几次提到“趣味”,“有生以来没有尝到今日般的音乐的趣味”,这是为什么? 3、为什么把胡琴与其他乐器反复对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