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五单元文言文字词归纳总结(非常适合课外辅导).docVIP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五单元文言文字词归纳总结(非常适合课外辅导).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五单元文言文字词归纳总结(非常适合课外辅导)

第五单元文言文字词归纳总结 通假字 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另一个字。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有使用本字(书写者本来要写的字),而临时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来替代。 通假字的数量不多,中考篇目中考察的通假字有40个左右,大部分在课文的注释上都有解释,学习时注意积累。初中阶段只要能够辨析通假字即可。通假字在具体的文言文语句中,读音按本字来读,字义按本字解释。 本单元通假字有: 1.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要”,通“邀”,邀请。《HYPERLINK /view/94220.htm桃花源记》   2.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有”,通“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HYPERLINK /view/196402.htm核舟记》   3.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诎”,???“屈”,弯曲。《核舟记》   4.左手倚一衡木。“衡”,通“横”横着。《核舟记》   5.虞山王毅叔远甫。“甫”,通“父”,男子美称,多赋予字之后。《核舟记》   6.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通“拣”,挑选。《核舟记》   7.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与”,通“举”。《HYPERLINK /view/529704.htm大道之行也》   8.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矜”,通“鳏”,老而无妻的人。《大道之行也》   9.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曾”,通“层”。《望岳》 古今异义字 现代汉语和古汉语有着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有些词义一直沿用下来,古今词义相同;但很多词义已经发生了变化,词义或者扩大、缩小、转移,或者感情色彩等发生了变化,学习时应该特别注意。如“江”在古代专指长江,现在则泛指一切大河;“涕”在古代专指眼泪,今义则常指鼻涕。古今异义字是文言文词义辨析中经常考到的知识点,学习文言文时要特别注意词义的古今对照。 本单元古今异义字有: 1.芳草鲜美 (古义:鲜艳美丽;今义:指食物的味道好) 《桃花源记》 2.屋舍俨然 (古义:整齐的样子;今义:好象) 《桃花源记》 3.阡陌交通 (古义:交错相通;今义:运输事业的总称) 《桃花源记》 4.率妻子邑人(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专指男子法定的配偶) 《桃花源记》 5.来此绝境 (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今义:走投无路的境地) 《桃花源记》 6.无论魏晋 (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表条件关系的连词) 《桃花源记》 7不足为外人道也 (古义:不值得;今义:不够,不充足) 《桃花源记》 8.未果(古义:实现;今义:果实、结果) 《桃花源记》 9.豁然开朗(古义:宽阔明亮;今义:性格外向活泼) 《桃花源记》 9.惟吾德馨 (古义:品德高尚;今义:馨香、香气) 《陋室铭》 10.无案牍之劳形(古义:身体;今义:外形、样子)《陋室铭》 10.罔不因势象形 (古义:顺着、就着;今义:因为) 《核舟记》 11.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古义:长;今义:修理、修建)《核舟记》 12.高可二黍许(古义:大约;今义:可以、可是)《核舟记》 13曾不盈尺(古义:竟然;今义:曾经)《核舟记》 14.神情与苏、黄不属(古义:类似;今义:属于)《核舟记》 15.首尾长约八分有奇(古义:零数;今义:单的,不成双)《核舟记》 16.其两膝相比者(古义:靠近;今义:比较)《核舟记》 17.男有分 (古义:职业、职守;今义:过分) 《大道之行也》 18.女有归 (古义:女子出嫁;今义:返回) 《大道之行也》 19.盗窃乱贼而不作 (古义:害人;今义:小偷)《大道之行也》 20.造化钟神秀 (古义:聚集;今义:计时的器具) 《望岳》 21浑欲不胜簪(古义:简直;今义:糊涂)《春望》 22.老翁逾墙走(古义:跑;今义:行走)《石壕吏》 23.出入无完裙(古义:衣服;今义:裙子)《石壕吏》 24.天明登前途(古义:前面的路;今义:以后的发展状况)《石壕吏》 三、词类活用 在古代汉语中,有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而灵活运用,即某类词临时具有另一类词的语法功能并在句中充当其他类词,这种文学现象就叫做文言的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是文言文中常见的现象之一,也是初中文言文阅读的一个知识难点。本单元主要有以下词类活用情况: 1、意动用法: 意动关系中的“意”,就是“主观认为”,就是“主观上把某个事物当作……”的意思,是文言文中一种特殊的动宾关系。 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作动词,对……感到诧异 一览众山小(《望岳》),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作动词,认为……小 2、使动用法:指谓语动词具有“使之怎么样”的意思,即此时谓语动词表

文档评论(0)

9885f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