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劝学》》《师说》总结
《劝学》《师说》总结 状语后置句(介宾倒置) 定语后置句 宾语前置句 状语后置句(介宾倒置) 现代汉语:马克思 在1818年 诞生。(翻译) 古汉语:马克思诞生于1818年。 宾语前置句 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如: 句读之不知, 惑之不解。 唯 命 是 听。 宾语前置 疑问句的宾语前置。 疑问句; 疑问代词作宾语(如“何、谁、安、焉、胡、奚、曷”等,译为“哪里”或“什么”) 沛公 安 在? 且 焉 置土石? 大王来 何 操? 被动句 不拘于时 受制于人 虽有槁暴 省略句 句子中是否省略了成分,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或整个语境去推断。 翻译时必须补充出来,使句意完整。 固定句式 所以 1、“用来……的凭借(方法、手段等)”“依靠他来……的” 2、“……的原因” 虚词 之 1.古之学者必有师。 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4.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5.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6.作师说以贻之。 7.人非生而知之者 8.士大夫之族 归纳“其”的意义和用法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用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如: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他”“它”(包括复数)不加“的”。如: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你的”或“你”。如: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也(你的); 而余亦悔其随之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自己) 4)指示代词,一般表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5)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如: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2.用作语气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揣测、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怎么”“还是”“可要”等,或省去。例如: 其皆出于此乎?《师说》表揣测。 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表反诘。 汝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表婉商。)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表期 望。 你能给下列句中的“焉”分类吗? 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2.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3.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4.犹且从师而问焉 5.或师焉,或否焉 6.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8、且焉置土石? 9、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动词加焉 1、句末语气词: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2、代词,代动作对象,宾语:犹且从师而问焉 3、兼词,于之(次、是),翻译时要倒装: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焉置前,放疑问句中,译为“怎么”“哪里”“什么” 1、且焉置土石?(宾语前置,“哪里”,疑问代词) 2、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怎么,疑问副词) 而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蟹六跪而二鳌。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吾尝终日而思。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登高而招 惑而不从师 词类活用 方法:抓句子中的动词 * 句式 倒装句 翻译时必须转变为现代汉语的语序 主 语 谓 语 宾 语 (定 语) (定 语) 〔状 语〕 〔状 语〕 〈补 语〉 〈补 语〉 谓前为状谓后补 动谓特点要清楚 (主语) (状语:介宾) (谓语) 状语置于谓语之后,所以叫状语后置句。 一般以“于”“以”作为介词标志 如: 学于余。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于之)。 缚之以绳。 方法:抓谓语动词、介词位置 定语后置 中心词+“之”+定语。例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 中心词+之+定语+者。例如: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一石。 (谓语动词) (谓语动词) (宾语) (宾语) 方法:抓动词、看宾语 “于” 动词隐含被动,要判断主语是否是动作发出者 判断句 翻译时必须译为: “……是(就是)……”的形式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吾师道也。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刘备,天下枭雄。 士大夫之族,……。( )问之,( )则曰:…… 师者,所以传道受也解惑也。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注意:“所以”往往放在判断句中,翻译时要注意。 “之”的意义和用法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1)可以代人、代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江苏省海安县南莫中学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doc
- 2010年江苏省姜堰市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doc
- 四年级古诗文诵读.doc
- 七年级下册古文备课资料.doc
- 《从军行》TJppt1.ppt
- 语文文言文基础知识.doc
- 2012年北京会考文言句式完整版.doc
- 120个重点文言实词例析(例句有翻译).doc
- 2012届中考语文调研测试.doc
- 古诗文20首.doc
- 欧洲央行-欧元区经济与通货膨胀环境的战略视角(英)-2025.pdf
- 世界银行-避孕协调(英)-2025.6.pdf
- 世界银行-塞拉利昂国家经济备忘录:从潜力到进展:在通往中等收入的道路上进行结构转型和创造就业机会(英)-2025.pdf
- 欧洲央行-关于货币政策工具、战略和沟通的报告(英)-2025.6.pdf
- 世界银行-主权风险下的扩张性财政整合(英)-2025.6.pdf
- 欧洲央行-使用ChatGPT增强GDP即时预报:PMInews发布的新应用(英)-2025.pdf
- 世界银行-国内石油燃料价格的全球评估(英)-2025.6.pdf
- 企业团队管理合作技巧高效团队管理技巧培训.pptx
- 铭记历史勿忘国耻九一八事变铭记历史缅怀烈士珍爱和平.pptx
- 2025中国精神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读懂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