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讲 大学生人际交往与社会适应 这是一份人际关系行为困扰的诊断量表,共28个问题,每个问题做“是”(打 √)或“非”(打×)两种回答。请你根究自己的实际情况如实回答,答案没有对错之分: 关于自己的烦恼有苦难言。( ) 和生人见面感觉不自然。( ) 过分地羡慕和妒忌别人。() 与异性交往太少。( ) 对连续不断地会谈感到困难。( ) 在社交场合,感到紧张。( ) 时常伤害别人。() 与异性来往感觉不自然。( ) 与一大群朋友在一起,常感到孤寂或失落。( ) 极易受窘。( ) 与别人不能和睦相处。( ) 不知道与异性相处如何适可而止。( ) 当不熟悉的人对自己倾诉他的生平遭遇以求同情时,自己常感到不知在。( ) 担心别人对自己有什么坏印象。() 总是尽力是别人赏识自己。( ) 暗自思慕异性。( ) 时常避免表达自己的感受。( ) 对自己的仪表(容貌)缺乏信心。( ) 讨厌某人或被某人所讨厌。( ) 瞧不起异性。( ) 不能专注地倾听。( ) 自己的烦恼无人可倾诉。( ) 受别人排斥与冷漠。( ) 被异性瞧不起。( ) 不能广泛地听取各种各样意见、看法。( ) 自己常因受伤害而暗自伤心。( ) 常被别人谈论、愚弄。( ) 与异性交往不知如何更好相处。( ) 计分方法:打“√”的给1分,打“×”的给0分 分数解释 如果你得到的总分是9-14分之间,那么,你与朋友相处存在一定程度的困扰。你的人缘很一般,换句话说,你和朋友的关系并不牢固,时好时坏,经常处在一种起伏波动之中。 如果你得到的总分是15-28分之间,那就表明你在同朋友相处上的行为困扰较严重,分数超过20分,则表明你的人际关系困扰程度很严重,而且在心理上出现较为明显得障碍。你可能不善于交谈,也可能是一个性格孤僻的人,不开朗,或者有明显得自高自大、讨人嫌的行为。 一、人际交往概述 1.1 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 人际交往是指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沟通思想与交流情感的过程。 人际关系就是人们在各种人际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彼此之间较为稳定的心理关系。 (反映为心理距离的远近) 人际交往是动态表述,人际关系是静态表述。人际交往决定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从人际交往中反映出来。 1.2 人际关系的意义 1.2.1 人脉 获得 经营 维系 获得 五大法宝: 经营 六步法: 进行人脉分类 制作人脉记录 善于交往,习惯于不断交往 适时与人分享好处 不断吸纳优秀人才 忠诚是与人合作的基础 维系 创意贺卡表心意 重要社会活动不缺席 观察组织或个人或公司的改变 e-mail大作用 投其所好人人爱 再忙也不忘表达关心 做个让人永远记得的和事佬 得意失意常call他/她 让朋友知道你的改变 不错过任何聚会场合 1.2.2 意义 1、有助于心理慰籍,自我完善,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美国对6900人进行的一项九年调查研究发现,在各个年龄阶段,最缺乏人际关系的人较可能死亡。 心理学家凯伦?霍妮“神经症是人际关系紊乱的表现。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失调而引起的。” 2、丰富知识、启迪思想、促进潜能开发 3、是大学生走向成功的桥梁 成功 智力和技能(15%)+沟通能力(85%) 卡耐基 二、 大学生人际关系 自身 认知偏差 自我认知 物质自我、精神自我、社会自我 对他人的认知 情感 个性 家庭 学校 社会 2.4 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改善 把握人际交往的原则 矫正人际交往中的认知偏差 忌 “以貌取人”,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启示:注重良好的第一印象 矫正人际交往中的认知偏差 忌以偏概全(全盘肯定或否定),要要尽量消除“偏见”,多角度分析取舍 启示:注重塑造突出的正面形象 矫正人际交往中的认知偏差 克服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障碍 羞怯心理与恐惧心理 表现: 紧张、胆怯、害怕。表情羞涩,脸色绯红、神情不自然,行为拘谨、动作忸怩、被动交流、说话声音颤抖、以至于手足无措,语无伦次,不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严重者不敢见人, 拒绝与任何人交往,自我孤立,抑郁消沉。 (异性恐惧、聚餐恐惧、会议发言恐惧) 原因: 缺乏自信;患得患失; 理想自我过高追求完美印象; 自我意识敏感; 人际交往挫折。 调节: 放下包袱,树立自信; 循序渐进,主动交往。 自卑心理与闭锁心理 表现: 觉得自己低人一等,感到惭愧、畏缩甚至灰心,缺乏独立主见。为人孤独,不愿与人交往。 原因: 深层的心理体验是自己看不起自己。 自我评价过低; 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冲突。 调节: 提高自我认识水平、客观评价自我; 修正理想自我; 接纳自己的缺点; 积极自我暗示;学会自我鼓励与肯定; 扩大自我的“开放区域”; 进行实践锻炼。 嫉妒心理与敌意心理 表现: 对他人的长处、成就、荣誉、名望十分不满,抱有不友好、憎恨情绪,冷嘲热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