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相机技术在古田山兽类资源监测中应用.pdfVIP

红外相机技术在古田山兽类资源监测中应用.pdf

  1.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优秀毕业论文,完美PDF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支持复制编辑,可为大学生本专业本院系本科专科大专和研究生相关类学生提供毕业论文范文范例指导,也可为要代写发表职称论文提供参考!!!

红外相机技术在古田山兽类资源监测中的应用 摘 要 红外线触发自动数码相机陷阱技术(Infraredcameras triggered 是一项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调查技术,以无创伤、少干扰的取样方式得到动物在野外活 动的准确信息。2010年6月至201 100 1年8月,在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沿海拔300一1 111以不同方式布置58台红外相机,对兽类资源进行调查和监测,主要结果总结如下。 1.利用一字型、十字型、随机型和海拔垂直型4种相机布放模式在古田山国家级 自然保护区拍摄兽类独立照片(Independent 兽类口有1240张,占整体p的48.6%,不能识别物种的兽类(松鼠科以外的啮齿动物) IP1167张,占45.8%;无效IP 144张,占5.6%。所拍能识别物种的兽类共有14种,隶 属4目9科,其中黑麂(Muntiacus sumatraensis)和黑熊(Selenarctos 线当中,4种监测模式随监测目的不断延长,所拍摄的兽类种类大体呈现半年左右趋于 稳定的规律。因此,建议今后在对兽类资源进行监测时,监测时间以半年为一个周期较 为合适。同时?研究结果也显示兽类IP和单相机拍摄率在一字型、十字型和随机型之 型由于相机分布均匀,在拍摄种类、拍摄率等各项监测指标上都显著高于其他3种模式。 2.我们在保护区内选择了1个24 bIn2(东西长600m、南北宽400m)常绿阔叶林样地, 在2009年5月至2011年7月期间,将研究样地分成1 8个栅格利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原理均匀 布置红外相机20N。与此同时,在该样地内采用传统的网格布笼法对鼠类进行标志重捕, 发现样地内鼠类一般日活动距离为1O旺300 m(根据样地内号桩标号计算),布笼时间 为24 h,设置鼠类日移动速度V1(O.1 km/day),v2(0.2 kin/day),v3(O.3kin/day)3个参 数。由3个鼠类移动速度参数得出的鼠类密度分另iJNDl、D2、D3,然后和标志重捕法所 为准,得出2009年5月至2011年7月每月样地内的鼠类密度,平均密度为6.57士0.81inds/ 台/hm二)下得出的鼠类密度季节消长状况验证了该模型的可靠程度,这种几乎无干扰性 三年的5月份伊始持续到夏季末属于鼠类密度的高峰期,这可能与夏季食物资源丰富. 种间竞争较小相关。而11月到初春时分由于冬季的严寒、捕食压力及食物匮乏导致鼠类 数量降低,通过减少种内及种间食物竞争压力,使群落结构保持相对稳定。因此,我们 认为采用红外相机技术无需个体识别即可估计出鼠类密度,相对传统鼠类密度调查法: 该技术具有可昼夜连续工作,劳动力成本低、无创伤和环境干扰小等优点。在WN,J,型 兽类数量监测中,可采用红外相机技术为主,抽样捕捉调查为辅的方法,以提高调查的 可靠性和精确度。 3.以红外相机技术为基础,应用3个活动模式指数(日活动差异指数a、昼行性 指数B和季节性活动强度指数v)定量分析黑麂活动节律的季节变化。结果表明,黑麂 各月份日活动差异指数a存在极显著差异(尸O.01)。冬季的a值高于其他季节,说明 冬季黑麂Id内的活动时间分配并不均匀,活动主要集中于某一时间段:2个夏季的a 值也均小于其他季节,说明夏季黑麂在1d内活动时间分配相对均匀。各月份昼行性指 主的昼行性动物。夏季由于白天阳光强,气温高,活动时间会相对减少,而相应的增加 1:oO~1 夜晚活动时iq。黑麂活动低谷期(1 5:00j 1:00一:00)Y值不存在显著差异(尸 O.05)。1 晨昏活动高峰期类似;冬季早晨的活动高峰期不明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georcgdw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