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祠写生报告.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晋祠写生报告

晋祠是太原的名胜,也是山西著名的古迹之一,人云:“不去晋祠,枉到太原。” 晋祠位于太原市西南部,坐落在吕梁山悬瓮峰麓,晋水源头,距市中心五一广场二十五公里,从广场出发,车过西镇,往里一拐,眼前出现一片翠绿,这就是晋祠公园,通过公园便是晋祠,晋祠风光,着实不凡,山环水抱,古树参天,亭台莲池,星罗棋布,楼阁云集,雄伟壮观,气候直人,风光明媚,因此,又有山西“小江南”之称。 晋祠,始建于公元五世纪北魏之前,原名唐叔虞词,宋朝之后历朝历代均以圣母殿为中心对晋祠进行扩建,形成以圣母殿、对越坊、钟鼓楼、水镜台等建筑为中轴线的三条主要的建筑群,背面从文昌宫起,经东岳庙、关帝庙、三清洞、昊天神祠、钧天乐台、唐叔虞祠、八角莲池、松水亭、贞观宝翰亭、景宜园、朝阳洞、老君洞、云陶洞、财神洞、待凤轩、三台阁、读书台、吕祖庙到苗裔堂。南面从胜瀛楼起,经白鹤亭、桂雪桥、浮山纪念馆、董寿平美术馆、晋溪书院、玉琼词、三圣词、真趣亭、不系舟、张郎塔、难老泉亭、水母楼、难老艺苑、公翰子祠到台骀庙。这一组建筑点缀于晋水之间,极高诗情画意,以风景幽雅而驰名,再往南有十方奉圣寺、舍利生生塔、浮屠院、留山园、柏月山房记、翰香馆、留山湖等,自成另一体系。 晋祠不仅是中华文明的一方瑰宝,也是全国较为知名的风景旅游胜地,有“三绝” “八景”“三大国宝建筑” “三大镌刻”“三大名匾”等景观。长流不息的难老泉、形如卧龙的周柏和圣母殿内神态各异的宋塑侍女称为“晋祠三绝”;圣母殿、献殿和鱼沼飞梁为“三大国宝建筑”; 唐碑、华严石经、柏月山房记称为“三大镌刻”;对越匾、难老泉匾和水镜台匾为“三大名匾”。 八景又有内外之分,内八景几乎全在晋祠庙院中,分别为内八景几乎全在晋祠庙院中,内八景几乎全在晋祠庙院中,“望川晴晓”、 “仙阁梯云”“石洞烟茶”“莲池映月” 贞观宝翰亭俗称唐碑亭古柏齐年”“胜瀛四照”“难老泉声”“双桥挂雪”;外八景“悬瓮晴岚”“宝塔披霞” “山城烟堞”“大寺荷风”“桃园春雨”。晋祠的这些美景引来多少游客流连于其中,对其赞叹不已。 (一)贞观宝翰亭与晋祠铭 贞观宝翰亭俗称“唐碑亭”初建时只是一间面西的小房子,是贞观二十三年正月二十六唐太宗驾幸晋祠,留下了晋祠最为珍贵的文物。 贞观宝翰亭为单檐歇山顶,前檐高悬清乾隆年间为太原县令周题“贞观宝翰”横匾。亭内竖有两通石碑,左为唐朝李世民“御制御书”,《晋祠之铭并序碑》,又为乾隆三十七年(1772)摹钧的复制碑。正面北墙上有唐太宗李世民的石刻画像,其鬼斧神工在于无论你从哪个角度看李世民画像的脚总是向着你的,我们中国的石刻造画工艺比之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不知早了几千年。 《晋祠之名并序碑》由碑额、碑身、碑座三部分组成。碑额左右各雕螭身一对,头下垂,碑身搞195厘米,宽120厘米,厚二十七厘米。额书飞白体“贞观廿年正月廿六日”9字,碑阳列开过功臣长孙无忌、萧蠫、张亮、李道宗、杨师道等人物名。 《晋祠之名并序碑》碑身正文是李世民御笔行书,共1203字,是一篇结构严谨,层次分明,通藻华丽,政论与抒情相结合的绝妙佳文。原碑历时1358年,至今保存基本完好。 《晋祠之名并序碑》开了我国行书上碑之先河,是仅次于《兰亭序》的行书之作。碑文中的39个“之”字,书写风格毫不留同。清人齐羽评论说:“其书气象涵盖,骨格雄奇,盖俨然开创规模也。”其书结构用笔颇似怀仁集圣教序,笔势严逸洒脱,加之刻工精细,锋颖尽现,保存了原书的神韵。 (二)三大名扁 “水镜台”“难老”“对越”并称晋祠三大名匾 (一)水镜台?,迎晋祠大门高悬的“三晋名泉”匾额,乃是杨廷翰所书。水镜台正面挂有乾隆年间杨二西手书的“水镜台”匾。“水镜”二字取自《前汉书,韩安国传》中的“清水名镜不可照,世人皆知之意。此匾与“难老”“对越”共称为晋祠三大名匾。 (二)对越坊,是明万历年间所立,“对越”二字取自《诗经.清庙》中的“对越在天”之句,“对”是报答,“越”是宣扬,台起来就是宣扬报答之意,此二字为高兴元书写,笔力苍劲,气势磅礴,因此与“难老”“水镜台”并称为晋祠三大名匾。 (三)难老泉,“悬瓮之山,晋水出焉?。”晋祠水的三处,首屈一指难老泉,难老泉是晋水的主要源头,俗称南海眼,位于水母楼前,乃“晋阳第一泉”同苍枝屈的千年古柏和美轮美奂的宋朝侍女像同称为“晋祠三绝。”“难老”出自《诗经.鲁颂》中的“永锡难老”之句,明末清初傅山先生所题的“难老”之匾,通“对月”“水镜台”并称为“晋祠三大名匾”另外清乾隆年间晋祠镇儿科大夫杨一阳所题写“奕世长清”和清康熙年间刘江所题的“晋阳第一泉”大字立匾,也都是传世的佳作。自古山经,于今水注商留芳“和”出海眼无冬无夏,泛波必有遇有凉”二联,另外还有“悬山玩梁,柚海观珠”。“泉出乎地,地久

文档评论(0)

bm504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