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汉学研究第四讲》.ppt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海外汉学研究第四讲》.ppt

美国汉学之根源——侨居地汉学 美国的汉学研究在起始阶段与英国极为相似:其主要力量均为在华的外交官、传教士等侨居地汉学家; 这些被称为“业余汉学家”的美国人虽然有局限,但他们的工作在美国汉学史上具有拓荒之功,是美国汉学的根源; 代表人物:卫三畏、明恩溥、马士、傅兰雅、丁韪良、卢公明等。 卫三畏(S. W. Williams) Arthur Henderson Smith(明恩博,1845-1932) 《中国人的素质》目录 第一章 面子要紧 第二章 省吃俭用 第三章 辛勤劳作 第四章 恪守礼节 第五章 漠视时间 第六章 漠视精确 第七章 天性误解 第八章 拐弯抹角 第九章 柔顺固执 第十章 心智混乱 第十一章 麻木不仁 第十二章 轻蔑外国人 第十三章 缺乏公共精神 第十四章 因循守旧 第十五章 漠视舒适方便 第十六章 生命活力 第十七章 遇事忍耐 第十八章 知足常乐 第十九章 孝行当先 第二十章 仁慈行善 第二十一章 缺乏同情 第二十二章 社会风暴 第二十三章 共担责任与尊重律法 第二十四章 互相猜疑 第二十五章 言而无信 第二十六章 多神论 泛神论 无神论 第二十七章 中国的现实与需要 费正清 二战后,西方汉学迅速发展,尤其是美国在费正清的带动下,形成了所谓的Chinese Studies,中国学研究更注重利用政治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理论来研究当代中国,与欧洲的传统汉学有所不同。 * * 海外汉学研究 第四讲 美国的汉学研究 马士(Hosea Ballou Morse,1855-1934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qsp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