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宋词--苏轼《江城子》教案(学生版)
标题《新天下耳目的东坡词》(学生版 )
备课组名称 高二语文 编号 高二选修9·2 主备人 宓传义 审核人 张宝红 课题 《江城子》 课型 (新授)课 授课日期 2014· 教学目标 了解苏东坡对妻子的沉挚深永的悼亡之情;
学习本词以虚映实,虚中见实,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难点 1、本词以虚映实,虚中见实,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 活动过程 二次备课 【课前活动】
结合注释,阅读苏轼的《江城子》,理解诗意,体会其思想感情,鉴赏其中的表达技巧。
积累有关美好爱情的名诗句。
【课堂活动】
活动一:有关美好爱情的名句默写
1、执子之手,---------。————诗经《邶风》
2、此情可待成追忆,-------------。——李商隐《锦瑟》
3、身无彩凤双飞翼,-------------。——李商隐《无题》
4、问世间情为何物,-------------。——元好问《摸鱼儿》
5、--------------,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6、--------------,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
7、--------------,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风栖梧》
8、--------------,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仙桥》
活动二:【激发情趣,导入新课】
公元1055年,一对新人结婚了。新郎是19岁的四川才子苏东坡,新娘是16岁的王弗。新郎羽扇纶巾,雄姿英发,新娘也是年轻美貌,天资聪颖,一对新人可谓才子佳人。王弗贤淑端庄,曾对苏轼的事业、为人处事进行过多次有识见的告诫、嘱咐。王弗生前,不但是苏轼生活上的伴侣,而且是文学上的知音,事业上的贤内助。可惜天妒良缘,红颜薄命,王弗26岁时就去世了。这对诗人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公元1075年,苏东坡来到密州(今山东诸城县),这一年正月二十日夜,他梦见爱妻王氏,便写下《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的悼亡词。此时诗人三十八岁,其妻王弗去世整十年。题目上“乙卯”,指的就是这一年。
活动三:【朗诵课文】
1、播放朗读带 2、集体诵读 3、指名诵读
活动四:【理解诗意】
两人一生一死,隔绝十年,音讯渺茫。不思念吧,但本来难忘。妻子的孤坟远在千里,没有地方与她交谈凄凉的景况。即使相逢也料想不会认识,因为我四处奔波,灰尘满面,鬓发如霜。
晚上忽然在隐约的梦境中回到了家乡,只见妻子正在小窗前梳妆。两人互相望着,没有言语,只有泪千行。料想年年断肠的地方,晚上明月照耀着长着小松树的坟山。
活动五:【理清思路】
“记梦”为贯穿全词的线索,联结梦前、梦中、梦后三个层次。
上片————---------梦前思念
下片前五句-----------梦中相逢
结尾 --------------- 梦醒悲凉
活动六:【合作学习,探究问题】
问题1:题为记梦,实际是通过记梦来抒写对亡妻真挚的爱情和深沉的思念。上阕是写梦吗?是否删除?“不思量,自难忘” 可是为什么在“自难忘”之上加了“不思量”?这不显得有点矛盾吗?? 下阕首五句记梦。请以第一人称苏轼的口吻进行描绘,加入想象,越细腻逼真越好。? 问题5:如果非要说点什么,苏轼会对妻子说什么? (学生活动)
问题6:是让苏轼说好呢?还是让他不说好呢?为什么(学生活动)
问题7.梦醒了,展现在作者脑海中的又是什么呢?? 明月是象征团圆与祝福的为什么不改成“残月夜”呢?“杨柳岸晓风残月”,多好。
活动八:【小结全文】
这首词以“梦前----梦中----梦后”为时间线索,将“现实----梦境----现实”交织起来。题虽为记梦,实际是通过记梦来抒写对亡妻真挚的爱情和深沉的思念。全词感情深挚,充满一种凄婉哀伤的调子。
【课后活动】
(一)做《同步练习》P·61“语段精练”——《定风波》
(二)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鹧鸪天(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注】①1080年,苏轼谪居黄州时写下了这首词。②浮生,语出《庄子?刻意》“其生若浮,其死若休”一句,意为人生在世,虚浮不定,指短暂虚幻的人生。
(1)上片是怎样写景的?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2)下片描绘了一个怎样的词人形象?
后 记:
丰县广宇中英文学校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课堂教学活动单
1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