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公开课 醉花阴
醉花阴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王维《相思》)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 学生自读导学案”知识链接“ 概括词人一生:少历繁华 中经丧乱 晚景凄凉 李清照( 独守空闺)— 相思 —赵明诚(远在他乡) 一、导学案展示:(字音 重音 节奏)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二、诵读 (生读 录音 生读) 引:假如你就是这愁肠寸断的主人公,请你用诗意的语言描绘词中的景象。 一、示例: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销金兽。 1、天空薄雾弥漫,浓云惨淡,漫长的白昼使人愁闷,只见香料在金兽香炉中烧尽。(想象、联想) 2、“ 薄雾 浓云 消尽的香料 雕兽的熏香炉”构成的使人愁闷的白昼图。(意象罗列) 提示:意象罗列法(只用于写景的句子) 最好用自己的话描绘画面内容 小组代表发言——教师补充 天空薄雾弥漫,浓云惨淡,漫长的白昼使人愁闷,只见香料在金兽香炉中烧尽。又是重阳佳节,玉枕孤眠,纱帐独寝时,半夜凉意袭来,使相思人辗转难眠。 黄昏,在东边菊花的篱笆旁,端起酒杯饮酒,菊花的清淡香气充满衣袖,怎奈形单影只,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不要说人不愁苦,西风卷起帘子,帘中人比菊花还瘦。 永昼——半夜——黄昏 小组讨论:(从哪些方面写相思之愁) 1、《醉花阴》一词作于什么季节? 2、“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词人借哪些意象,渲染愁苦之情的,用了什么手法? 3、“佳节又重阳”,“又”字说明了什么? 4、“半夜凉初透”,词人为什么会觉得“凉”? 初秋 重阳节 薄雾弥漫,浓云惨淡,天色阴沉,烘托出主人公忧郁、浓重的愁思。“永昼”点出愁的长久。只见香料在金兽香炉中烧尽,写出时间漫长,烘托出环境的凄寂,表现出词人百无聊赖的愁情。 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 烘托 “又”说明节日又来临,佳节倍思亲,相思之苦又一重。词人与丈夫离别已久,独过佳节已非一回,思念之情更为浓烈。 “凉”字一语双关,既道出秋夜的寒凉,又饱含着词人内心深处的孤单与凄凉。以佳节团聚反衬独处之孤独凄凉,表达出对丈夫的思念之深。 反衬 上片运用借景抒情,情景交 融,烘托、反衬的手法;展 现了丈夫出门宦游后词人孤 独寂寞的愁苦。 引导: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又上心头。如此愁绪,词人借酒消愁。 思考:“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一句写的是佳景还是愁景? 人在旧历九月九日这天,有赏菊饮酒的风习。唐诗人孟浩然《过故人庄》中就有“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之句。宋时,此风不衰。所以重九这天,词人照样要“东篱把酒”直饮到“黄昏后”,菊花的幽香盛满了衣袖。佳节依旧,赏菊依旧,人却离散。大有物是人非,今昔异趣之感。 佳节美景反衬相思离愁 引导:传说赵明诚接到这首词,想把这首词比过去,废寝忘食地折腾了三天写了五十首词。然后李清照的作品混在这五十首词里,给自己的朋友看。朋友看了半天说,只有三句最好,正是李清照的“人比黄花瘦”。? 思考:“莫道不消魂,帘卷西 风,人比黄花瘦”好在哪里? 古诗词中以花喻人瘦的作品屡见不鲜。如“人与绿杨俱瘦,“人瘦也,比梅花、瘦几分。”李清照以菊花喻人,一边是萧瑟的秋风摇撼着瘦菊,一边是思妇布满愁云的憔悴面容,情景交融,营造出凄苦绝伦的境界。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菊花有着特殊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菊花品格高尚,不奉迎风雅,敢于傲雪凌霜。即使是残菊,也挺立不落,依然含香露芳。菊花代表一种精神,象征一种性灵,一种人格魅力。因此在中国文学史上,文人非常喜欢描写菊花,或以菊花自况,表达孤标傲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甘愿清贫自守的高洁情操;或以菊花飘零,隐喻人生孤苦、内心忧愁、的凄凉无助。这两类诗歌,以东晋陶渊明和两宋之交的李清照为典型代表。 瘦,写出菊花的形态,传达出了秋菊的神 ;描写词人因思念而面容憔悴的形象,写出了思念之深之苦;以花喻人,花面相映,人如花,花如人,营造了婉曲优美的艺术情境。 菊凋零——人憔悴 愁(原因)——瘦(结果)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愁是抽象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如何去表现愁呢?在李清照之前有很多写愁的高手,为我们写愁树立了榜样。请找出一些例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