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秦乐与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秦乐 杨赛 摘要:秦乐是中国音乐史上承前启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秦建国之初,努力继承周的音乐传统,礼乐逐渐发达。到秦缪公时,秦的礼乐足可以与中原各国相比。除礼乐外,秦的女乐在对西戎全部受领了西周京畿故地。从秦襄公到秦文公(前765-前716年在位),曾经八次迁都。秦始皇于公元前230年发动统一战争,最终于公元前221年兼并天下。公元前206年,秦王子婴被杀,秦国灭亡,结束了长达564年的历史。秦为中国文明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古先民平其政者,莫遂于秦”,自汉以来的很多社会制度都来自于秦。然而,在音乐领域,秦似乎没有什么建树。有人认为,秦于六国时无乐。历代史官对秦灭礼乐发出一片讨伐之声。近世音乐史家大多将秦汉音乐并论,而往往以汉乐为重点,对于秦乐,只是一笔带过。然而,秦果真无乐吗?如果秦无乐,那《吕氏春秋》中如此丰富的音乐史料与音乐理论又从何而来呢?秦果真无乐制吗?如果秦无乐制,那汉的乐制又从何而来呢? 秦乐的发展 由于史料的缺乏,秦的来源众说纷纭,秦乐的渊源也难考证。王蘧常(1900-1989)说:秦至秦仲(前844年―前822年在位)时,始有车马礼乐侍卸之好。秦石鼓文所载内容大多为马车、御术的描写。秦仲为周宣王(前827年—前781年在位)大夫,助周诛西戎,后为西戎所杀。《诗大序》:“《车邻》,美秦仲也。秦仲始大,有车马礼乐侍御之好焉。” 《诗经·秦风·车邻》中的瑟和簧,都是周的乐器,说明秦自建国之初就自觉接受西周礼乐。 周平王迁都洛阳后,周王朝京畿故地歌诗尽归秦所有,秦开始制作歌诗。《诗经》收秦襄公时歌诗4首:《驷驖》、《小戎》、《蒹葭》、《终南》。《诗大序》:“终南,戒襄公也。能取周地,始为诸侯,受显服,大夫美之,故作是诗以戒劝之。”从内容与风格上看,这些歌诗与西周其他歌诗并没有太大不同。 秦文公16年(前750年),大批“周余民”被秦接受过来,其中有不少文化程度较高的人,对改变秦国落后的文化状况起到了重要作用,秦文化很快达到较高的水平,秦礼乐水平也随之得到提升。1978年,在陕西宝鸡太公庙出土鎛5件,钟3件,被称为秦公鎛和秦公钟,为秦武公(前697年-前678年在位)时乐器,铭文上载有秦世系。从形制上看,这些乐器与西周王朝的乐器也大体相同。 秦缪公(前659年-前621年在位)时歌诗《诗经》收《黄鸟》1首。《诗大序》曰:“黄鸟,哀三良也。国人刺缪公以人从死,而作是诗也” 。《史记·秦本纪》:“三十九年(前621年),缪公卒,葬雍。从死者百七十七人,秦之良臣子舆氏三人名曰奄息、仲行、针虎,亦在从死之中。秦人哀之,为作歌《黄鸟》之诗。” 秦康公(?-前609)时歌诗《诗经》收4首:《晨风》、《无衣》、《渭阳》、《权舆》。这些新作的秦歌诗都继承了周乐的传统。 秦景公33年(前544)年,吴公子季札(前576一前485)受吴王余祭(前547—前530年在位)之命访鲁,鲁襄公(前572-前542)依礼请季札观乐,当奏到《秦》乐时,季扎评价说:“曰此之谓夏声,夫能夏则大,大之至也。其周之旧乎?”注曰:“秦本在西戎汧陇之西,秦仲始有车马礼乐,去戎狄之音而有诸夏之声,故谓之夏声。及襄公佐周平王东迁而受其地,故曰周之旧。” 这说明秦建国以后的四百年间,努力接收周的礼乐文化,在歌诗的创作、乐器制造和礼乐制度方面,取得了全面进步。 秦乐的高峰 从公元前七世纪至公元前四世纪,秦国的音乐文化逐渐达到高峰,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看。 其一、礼乐整体水平堪与中原大国比肩。秦缪公三十七年(前619年),天子使召公过,贺缪公以金鼓。《国语》中有一段秦、晋音乐外交的故事。 明日宴,秦伯赋《采菽》,子余使公子降拜。秦伯降辞。子余曰:“君以天子之命服命重耳,重耳敢有安志,敢不降拜?”成拜卒登,子余使公子赋《黍苗》。子余曰:“重耳之仰君也,若黍苗之仰阴雨也。若君实庇廕膏泽之,使能成嘉谷,荐在宗庙,君之力也。君若昭先君之荣,东行济河,整师以复强周室,重耳之望也。重耳若获集德而归载,使主晋民,成封国,其何实不从。君若恣志以用重耳,四方诸侯,其谁不惕惕以从命!”秦伯叹曰:“是子将有焉,岂专在寡人乎!”秦伯赋《鸠飞》,公子赋《河水》。秦伯赋《六月》子余使公子降拜。秦伯降辞。子余曰:“君称所以佐天子匡王国者以命重耳,重耳敢有惰心,敢不从德?” (《国语·晋语》) 在这次高级别的外交活动中,秦伯赋了三首诗。《诗经·小雅·采菽》本是写天子接待前来朝贺诸侯的诗,秦伯赋此诗表示对重耳(前671年-前628年)的盛情欢迎。《诗经·小雅·小宛》本是写家道沦落时兄弟相互诫勉的诗,秦伯赋此诗表示对重耳的同情与勉励。《诗经·小雅·六月》本是写周宣王将领尹吉甫凯旋归来的诗,秦伯赋诗此表示对重耳的期望与鼓舞。秦伯赋这三首诗都很得体,说明秦的礼乐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 其二、秦对西戎。商代

文档评论(0)

ygxt8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