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 6滕王阁序教材优化全析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5
6 滕王阁序
学习目标导航
1.了解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及骈体文的特点。
2.掌握“故”“尽”“俨”“数”“机”“穷”“属”“即”“且”“矣”的用法。
3.归纳古今异义等语法现象。
4.背诵课文2—5段,理解文中的典故。
自主研学平台
一、作者简介
王勃(649—676年),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省河津县)人。隋末文中子王通之孙。六岁能文。因作文得罪高宗被逐,漫游蜀中,客于剑南,后补虢州参军。又因私杀官奴获死罪,遇赦除名,父福畦受累贬交趾令。勃渡南海省父,溺水受惊而死。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其诗气象浑厚,音律谐畅,开初唐新风,尤以五言律诗为工;其骈文绘章●句,对仗精工,《滕王阁序》极负盛名。于“四杰”之中,王勃成就最大。诗文集早佚,明人辑有《王子安集》。
二、写作背景
滕王阁,唐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唐太宗之弟“滕王”李元婴任洪洲都督时修建。滕王阁自古就被称为我国江南三大名楼之首,在历史上曾迭废迭兴达28次之多。现在重建的滕王阁主阁系1989年10月8日竣工落成。重建后的滕王阁,无论其高度,还是面积,均远胜于历代之阁,同时也大大超过了现在的黄鹤楼和岳阳楼,仍然居于三大名楼之首。
滕王阁之所以享有巨大名声,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滕王阁序》。唐高宗十四年,王勃的父亲任交趾县县令,王勃前往交趾看望父亲,路过南昌时所作。当时正赶上阎都督重修滕王阁,在阁上大宴宾客,王勃当场一气写下这篇令在座宾客赞服的《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即《滕王阁序》)。
《新唐书·文艺传》记滕王阁诗会为:“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泛然不辞。公大怒,拂衣而起,专令人伺其下笔。第一报云:‘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公曰:‘是亦老生常谈。’又报云:‘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公闻之,沉吟不言。又报云:‘落霞与孤鹜齐飞,长天共秋水一色’,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王勃作序后,又有王仲舒作记,王绪作赋,历史上称为“三王文章”。从此,序以阁而闻名,阁以序而著称。1 300多年来,滕王阁历经兴废28次,最后在1926年被北洋军阀邓如琢部纵火烧毁。
从序文中内容的博大,辞采的富赡看来,非“童子”之作,而是成年作品,“童子”非小孩,而是“弱冠”二十岁左右之作。课文采用这种说法。
三、重点字词
1.字音
翼轸(zhěn) 棨戟(qǐ) 襜帷(chān) 潦水(lǎo)
崇阿(ē) 雕甍(ménɡ) 帝阍(hūn) 宗悫(què)
叨陪鲤对(tāo) 虢州(ɡuó) 衣袂(mèi) 梓泽(zǐ)
2.词义
故 属 即 且
3.成语
渔舟唱晚 雁阵惊寒 萍水相逢 高朋满座 命途多舛 天高地迥 人杰地灵
老当益壮
4.名句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教材优化全析
一、文脉梳理
二、课文详解
整合感悟
这篇著名的骈体文,记叙了阎都督为饯别宇文刺史而举行的盛大宴会,抒发了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及怀才不遇之情,委婉地表达了作者对所谓的“圣君”“明时”的不满情绪。文章内容充实,文辞华美,气势奔放,具有雍容华贵的特征。
评点赏析
第一部分(第1段):
首句由名称的沿革,道出历史的久远。二、三句写界域的广大、辖境的辽阔与地理位置。四、五句,由赞美“雄州”到称赏“俊采”。第六句,写州城形胜,宾主才美(为下文的“才美”过渡)。七—九句,赞美宾主,点面结合。第十句,自己“闯入”,委婉含蓄,不卑不亢。
小结:
本部分略写洪州的地理风貌,极写滕王阁的无限壮美,和周围环境的超凡脱俗,以及阁中如云高朋的文才武略。这样写,既初步写出了滕王阁的不同凡响,又为后文详写作好了铺垫。
第二部分(第2、3段):
第2段第一句交代时令(三秋时节)。第二句写秋景。第三句用四个六字句,写宾客驾驭名车骏马,造访滕王阁之情景。第四句用四个四字句,写滕王阁的自然环境和建筑气势。第五句则以“四六”句对“四六”句,描写滕王阁所处山水形胜之地。
第3段第一句由外到里,由上到下,写出登阁的情景,抒发喜悦之情。两个六字句,写登高望远所见山川之美,虚实结合。第二句极写人烟之盛,舸舰之多,表现富庶祥和的景象。第三句转写自然景物,描绘雨后天晴的美丽景色。第四句用两个七字句,把对滕王阁景物描写推向高潮。此两句也成为千古名句。第五句叙写生活之乐,候鸟之歌,将各具情趣的社会与自然融为一体。
小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