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膝关节假体旋转对线参考标志的变异性和膝关节解剖特点和屈膝范围关系的研究.pdf

国人膝关节假体旋转对线参考标志的变异性和膝关节解剖特点和屈膝范围关系的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文摘要 床髁上轴、外科髁上轴和Whiteside线的垂线与胫骨机械轴的夹角;屈膝 械轴的夹角,测量结果精确到O.10,相对于胫骨机械轴内翻记录为正值, 外翻记录为负值。将股骨机械轴与胫骨机械轴的夹角与屈膝900时测得的 临床髁上轴的垂线、外科髁上轴的垂线和Whiteside线与胫骨机械轴的夹 角相比较,并比较膝关节伸直与屈曲时临床髁上轴、外科髁上轴和 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胫骨机械轴与临床髁上轴的垂线、外科髁上轴的垂线、Whiteside o、一7.807.60、 相对于胫骨机械轴夹角差异范围分别为:一12.00--4.1 股骨机械轴和胫骨机械轴的夹角大于临床髁上轴的垂线和胫骨机械轴的 夹角,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o.05),胫骨机械轴和股骨机械轴的夹 (PO.05),而股骨机械轴和胫骨机械轴的夹角与外科髁上轴垂线和胫骨 机械轴的夹角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 小结:本研究通过对下肢尸体标本的研究,分析股骨远端旋转对线各 参考标志与胫骨机械轴关系,通过与以往的研究方法相比较,这一方法准 确可靠。通过研究发现,外科髁上轴的垂线和胫骨机械轴的夹角与股骨机 械轴和胫骨机械轴的夹角间的差异最小。外科髁上轴是较临床髁上轴、 Whiteside线更为可靠的股骨假体旋转对线参考标志,当股骨后髁切骨与 外科髁上轴平行时,可获得较为理想的股骨假体外旋位置,对髌一股关节 和胫一股关节运动轨迹的不良影响最小。然而,因为个体间股骨解剖变异 存在,选择外科髁上轴作为股骨假体旋转对线参考标志,仍会发生一定程 度的伸屈膝间隙不平衡,需通过术中适当的软组织松解予以纠正。 2胫骨近端假体旋转对线参考标志的影像学研究 目的:股骨和/或胫骨假体旋转对线是影响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 功能和假体生存率的重要因素。二者间的旋转对线不匹配可影响髌一股关 中文摘要 节运动轨迹和功能,还可导致胫一股关节半脱位、聚乙烯衬垫磨损的加速 和碎裂。通过第一部分的研究发现,股骨假体外旋对线参考股骨外科髁上 轴线具有生物力学优越性可以最大程度恢复膝关节功能。但是胫骨假体旋 转对线参考轴线还存在争议,关节内的解剖学标志如胫骨后髁轴线、经胫 骨髁上轴线、胫骨髁间脊间沟都被用作胫骨假体旋转对线参考轴线。然而, 因为骨赘形成、骨质缺损和解剖学变异,术中很难在截骨平面准确判定这 些解剖标志。胫骨结节内侧协常被用作胫骨假体的旋转对线的参考标志, 但这一方法没有实验依据,且可导致胫骨假体过度外旋。有学者建议髌韧 带止点处内侧缘作为胫骨假体的旋转对线的参考标志。本研究通过比较胫 骨结节内侧协、髌韧带止点处内侧缘作为胫骨假体旋转对线参考标志相 对于股骨外科髁上轴线差异程度,分析二者作为胫骨假体旋转对线参考标 志的优劣。 方法:对15名健康志愿者的膝关节行CT扫描检查。试验对象仰卧, 双膝并拢,膝关节完全伸直,足趾朝上,CT扫描平面与胫骨干的解剖轴 垂直。扫描范围近侧包括股骨髁近端,远侧包括胫骨结节下缘。所获CT 扫描图像输入个人计算机。选择每例膝关节的两幅图像:股骨侧CT扫描 图像能显示股骨外侧髁最高点和股骨内上髁凹,胫骨侧CT扫描图像选自 经外侧胫骨平台下方10mm的图像(术中胫骨切骨平面)。用专用医学影 像学Dicomviewer图像分析软件对CT扫描图像进行分析和测量,.在股 骨侧CT扫描图像画出股骨外科髁上轴线(经股骨外侧髁最高点至股骨内 上髁凹),并测量与图像横轴的夹角Y。在胫骨侧CT扫描图像画出股骨 外科髁上轴线的垂线(此垂线与图像纵轴的夹角等于经股骨髁上轴线与图 像横轴的夹角丫),并在胫骨侧CT扫描图像画出胫骨二前后轴线(后交叉 韧带止点中点与髌韧带止点处内侧缘连线和后交叉韧带止点中点与髌韧 带内中1/3连线,因髌韧带较胫骨结节更易辨别测量),测量二胫骨前后 轴线与股骨外科髁上轴线的垂线夹角。上述分析测量工作均由3名研究者 同时完成,各解剖标志和轴线的确定须3名研究者意见一致。夹角测量结 果精确到O.10。二胫骨前后轴线相对于股骨外科髁上轴的垂线内旋记录为 正值,外旋记录为负值。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分别比较二胫骨前后轴 线相对于股骨外科髁上轴的垂线的旋转差异和二胫骨前后轴线间的差异, P0.05有统计学意义。 中文摘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花千骨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