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胃脘痛有效方药的筛选与评价
摘 要
胃脘痛,是一种古今常见的内科病证。中医治疗胃脘痛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方
法独特,疗效肯定,且自成体系。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病证名称的混乱、病证
内涵与外延的不确定,积累的古今文献虽然数量很多,但内容分散,所记载的胃脘痛
治疗方药也是良莠参半,辨证与选方用药均缺少一定的规范性,使得临床疗效的稳定
性差,或然性大等,影响了医界与患者对中医药治疗胃痛证的信任度,故有必要进行
比较系统的研究。开展胃脘痛有效方药筛选与评价研究,可以挖掘胃脘痛有效方药,
建立胃脘痛有效方药的筛选平台和评价体系,推进胃脘痛临床新药的开发进程,并促
进对胃脘痛病因病机的研究。
研究内容:分为胃脘痛文献的系统整理、胃脘痛方药的筛选、胃脘痛方药有效性
的评价三个部分。
研究方法:在文献调查、按类统计的基础上,利用频次分析方法进行筛选,并结
合循证医学原理,以临床效验为依据,进行方药有效性的评价。
研究结果:以胃脘痛相关病名为线索,进行相关方药的搜集。共收集中药75味,
分别出自25种医籍;方剂263首,分别出自115种医籍;医案354则,分别出自55
种医籍。
在初步搜集的75味中药中,明确记载治疗胃脘痛的有45味,根据对其所出现的
本草文献频次和方剂文献频次之和的统计,将超过6次的19味药物,逐一进行分析,
19味药物分别是草豆蔻、荔枝核、蜗赢、丁香油(露)、白术、白芍药、高良姜、吴
茱萸、石膏、韭、延胡索、当归、川芎、白豆蔻、桂丁(肉桂子)、姜黄、藿香、麻
黄、蒲黄.有的药物用于治疗胃脘痛的历史较久,被不同的医家、不同朝代反复引用,
如草豆蔻;有的药物用于治疗胃脘痛的历史较久,历代引用文献较多,但使用该药进
行配伍的方剂很少,提示本药以单味药使用为主,如荔枝核;有的药物历代引用文献
较多,但由于合这类药物成分的西药的广泛使用(方便价廉),本药现代已基本不使
用了,如蜗赢;有些药物在本草文献中只出现1次,但在方剂文献中有较多首方剂组
成含有该药,基本可以判断该药也是一味治疗胃脘痛的有效药物,如当归、川芎。
通过对胃脘痛方组成药物的统计分析,发现263首胃脘痛方共使用药物261味,
合计2251方次,平均每药出现8.6245方次。以平均方次8.6245最接近的整数9,
作为胃脘痛重点药的标准,共收录到61种药味,占总药味数(261)的23.37%;这
是陈皮1
51、延胡索46方次等,这些药除甘草外,大多为理气化痰燥湿药,其中含有二陈汤
的全部配方成分,说明古今成方用二陈汤治疗胃痛的几率较高。
胃脘痛有效方剂的筛选主要通过三个途径,一是从《中医方剂大辞典》等方剂文
献中查检古今成方;二是从古今医案文献中查检胃脘痛案例;三是通过现代临床期刊
报道进行查检。
共检到符合收方标准的胃脘痛成方263首,胃脘痛医案文献涉方73首,现代临
床期刊文献共涉方‘(传统成方)81首.
将三类方剂进行比对,选出在两类文献中均出现的方剂作为重点方,共25首。
25首重点方剂有以下几个特征:①小方居多,25方中就有5首是由2味药组成的方
剂,其余也大多为4—5味的小方。②25方分属10个功效类别,每类平均2.5方,提
示功效作用分散,临床胃痛证型广泛。③lO类功效中包含了补虚与泻实两大类,补虚
包含了补气、补血、养阴和温阳四法;泻实中则包含了调气、活血、化痰、祛湿、泻
火和散寒六法,提示这些方法可能概括了治疗胃脘痛的基本大法,这些方剂也可能为
治疗胃脘痛的基本方。其中有7首方剂在三类文献中均涉及,是重点方中的重点,分
别是二陈汤、失笑散、金铃子散、理中汤、越鞠丸、平胃散、吴茱萸汤。
二陈汤是一首化痰基本方,经过咖味,一直被不同时代的医家用于治疗痰湿胃痛,
兼有呕吐者效果更显著;失笑散古代多用于治疗妇人产后小腹痛,《女科切要》明确
指出用于治疗“胃脘痛”,临床用于治疗“气滞血瘀”引起胃脘痛;金铃子散从明代
((袖珍方》起,用于治疗热厥心痛,临床治疗肝气郁滞,气郁化火而致的胃脘痛;理
中汤出自《伤寒论》,是温中散寒的基本方,可治疗脾胃虚寒性胃脘痛;越鞠丸为朱
丹溪所创,原方用于解诸郁,治疗胃脘痛时常适当加味使用;平胃散出自《太平惠民
和剂局方》,治疗湿滞胃痛;吴茱萸汤首见于((伤寒论》,治疗中虚寒凝之胃脘痛。
结论与讨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必修下教材文言文逐篇过关挖空训练(一)(解析版)-2026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古诗文(全国通用).pdf VIP
- 天健笔试押题校招.pdf VIP
- XXX电商公司人才盘点方案.ppt VIP
- 学堂在线《《走进心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答案》作业单元考核答案.docx VIP
- 天健杭州校招面试题目及答案.doc VIP
- YST 848-2012 铸轧铝及铝合金线坯.docx VIP
- 2024-2025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震川、昆山市一中、常熟中学、西交大附中四校高一上学期10月联考数学试题(含答案).pdf VIP
- 必修下教材文言文逐篇过关挖空训练(一)(原卷版)-2026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古诗文(全国通用).pdf VIP
- 天健校招笔试题库.pdf VIP
- 肿瘤免疫细胞浸润.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