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输血并发症 太原市红十字血液中心 张淑萍 输血是有风险的 人为的错误(B?、ABO不合等等) 检测试剂的局限(代、窗口期?) 检测方法的局限(己肝?) 个体差异(免疫) 新发病的不断出现(SARS) 经济成本(血小板制品-B) 。。。。。。??? 输血并发症(副作用) 包括: 输血传播疾病 又称输血相关疾病,或输血传染病,输入或接种含病原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而引起的疾病。 输血传播疾病是指输入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等致病微生物引起的传染性输血并发症。 输血的不良反应 是指急慢性免疫性和非免疫性的非传染性输血并发症。 输血传播疾病 输血传播疾病的种类: 已知通过输血传播的疾病有十几种,其中最 严重的是艾滋病和肝炎。见表一: 表一、输血传播疾病与病原体 输血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控制: 1、严格筛选献血者 对献血者的 既往医学史调查:在调查询问中,应特别注意排除高危人群献血。 一般体格检查: 严格的血液检验:增加检测项目、提高试剂质量(我国目前5项) HBsAG、抗HCV、抗HCV、梅毒试验和ALT 2、加强采血和血液制品制备的无菌技术操作 过程复杂 严格按照技术操作规程进行 发生细菌和病毒污染的机会多 遵循有关技术标准 3、对血液制品进行病毒灭活 影响安全因素 措施 4、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 据美国最近资料报道,每单位血传播病毒的危险性估计如下: HIV1/49.3万,HCV1/10.3万,HBV1/6.3万。 确定输血时要选择适当的血液成分或血液制品 自身输血比较安全,应当提倡。 保存血比新鲜血安全,例如4℃保存小时以上的血污传播梅毒的危险,保存两周以上的血减少疟疾传播的危险,保存10天以上的血可减少HTLV传播的危险 各论:一、输血传播的艾滋病 概念: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简称,英文名是acg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缩写成AIDS。 由输血引起的艾滋病称为输血相关艾滋病(TAA)。此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以侵犯CD4细胞,即T辅助淋巴细胞(Th或T4)为主,并引起细胞免疫功能缺损为特征的传染病。 HIV分HIV-1和HIV-2型 (一)输血传播艾滋病的状况 国际情况: 最早1982年7月美国CDC报道3名血友病患者发生AIDS病,推断与输血有关。 南非 国内: 1985年浙江4例血友病因输进口Ⅷ因子而感染HIV. 河南上蔡县文楼村(艾滋村)----卖血后遗症 近年来:德奎市某医院血库、黑龙江北安建设农场发生因输血感染艾滋病致死事件等 (二)艾滋病的病原学及血清学 HIV的基因及结构蛋白 HIV-1:球形、单链RNA病毒、直径90~130nm,病毒外有双脂层膜,属逆 转录病毒科,慢病毒属,灵长类慢病毒群。 (HIV-2:同HIV-1基因序列有差异) env基因 : gp160(env糖蛋白前体) tat(反式激活因子) gp120( env糖蛋白外壳) rev(毒力蛋白表达调节因子) gp41( env转膜糖蛋白) nef(负调控因子) gag基因: p55(gag蛋白前体) vif(毒力感染性因子) P24( gag蛋白) vpr(病毒r蛋白) p17( gag蛋白) pol基因: p66/51(pol基因转译逆转录酶) vpu(病毒u蛋白) P31(pol基因转移整合酶) ltr(长末端重复序列) HIV的抵抗力 HIV对环境中理化因素抵抗力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