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二语文项脊轩志一 人教版
高二语文项脊轩志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学习作者选取生活琐事、平常景物表现人的音容笑貌,以朴素简洁的语言2.准确理解“当、洞、胜、凡、兹、过、竟、比、殆”9个实词并归纳积累“顾、稍、置、归、去”5能力目标1.在熟读的基础上理清思路,把握脉络,体味作者思路清晰、语言流畅的特点。2.根据上下文辨析实词和活用词的义项,做到熟练翻译课文,提高文言阅读能力。德育目标体会作者在日常琐事的记叙中所蕴含的浓浓深情,感受亲情。1.理解作者对家道衰落的伤感和对故居亲人的眷恋深情。2.研习三、五、1.通过细节描写感悟作者在叙事中营造出来的抒情氛围。2.在诵读的基础上熟练背诵全文。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提高学生的文言阅能力,巩固文言知识。2.讨论法。通过广泛论,培养学生的解析能力。3.延伸法。通过延伸练习,提高学生鉴赏文言的能力。录音机、投影仪、自制“项脊轩”图片。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1.作者简介及作品简介。2.研习并背诵第一自然段。[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朱自清的一篇散文《背影》,几十年来。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感人至深。孟郊的一首《游子二、解题1.作者简介归有光(1506~1571),字熙(今江苏昆山县)人。嘉靖(明世宗年号)(掌管皇家车马的机构的长官)。归有光是明代著名的散文家,是当时“唐宋派”中成就最高的作家。他反对王世贞等人“文2.《项脊轩志》简介本文选(今江苏太仓县)的项脊泾居住,作者以项脊名轩,有追念祖先之意。轩,指小室;志,就是“记”三、整体感知课文,研习第一自然段1.出示“项脊轩”图片投影。并播放配乐朗读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2.学生跟录音带诵读课文,读准字音。3.学生齐读第一自然段,注意字音、断句,读出语气。出示投影:尘泥渗漉shēn lù 余稍微修葺qì旧时栏楣shǔn 偃仰啸歌 yǎn冥然兀坐wù 万籁有声lài4.学生参照注解自译第一段,随时质疑,教师解疑。出示投影:注意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①雨泽下注:下,往下,向下,方位名词作动词“注”的状语。②余稍微修葺:葺,本义是用茅草盖屋顶,引申为修理房屋。③垣墙四周:垣墙,名词活用作动词,“砌上垣墙”,“垣”也是“墙”的意思。④亦遂增胜:胜,光彩,美观。⑤小鸟时来啄食:食,名词。食物。⑥珊珊可爱:珊珊同“姗姗”,本形容女子行走时缓慢从容,这里形容树影婆娑摇曳的样子。5.理清思路,引导学生背诵第一自然段。(1)问:文章开篇一个判断句。何以言其“旧”呢?学生讨论后,明确:着一“旧”字,一开头就流露出一种怀旧的情怀。(2)问:文章从哪几个方面描写项脊轩呢?明确:两个方面——修缮前,修缮后。(3)问:修缮前的项脊轩是什么样子?作者这样写有何作用?学生讨论后,明确:修缮前的项脊轩有三个特点:狭小——“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破旧——“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阴暗——“又北向,寥寥数笔,点出了项脊轩的特点,同时在文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作者的主观情感。一种衰(4)面对破旧的小屋,作者做了哪些工作?效果如何?明确:作者对小屋“稍为修葺”,弥补了破旧漏雨的缺陷。“辟窗筑墙”,弥补了昏暗阴凉的(5)修缮后的小屋有何特色?作者的情怀怎样?学生讨论后,明确:修明亮——“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幽雅——“借书满架”“桂影斑驳”安静——“万籁有声”“庭阶寂寂”作者陶醉于“借书满架,偃仰啸歌”的读书生活;陶醉于“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的寂寂(6)作者细心雕琢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为何如此渲染?明确:兰竹相映,月白风清,桂影珊珊小鸟时鸣。正是“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境界作者渲染如此清幽的境界,体现了作者的安详、宁静,表达了作者鄙弃世俗、甘于清贫自守(7)小结本段内容,引导学生背诵。本段写作者的“喜”,为略写,具体内容如下:(8)教师范背第一自然段,学生齐背。四、课堂练习出示投影:翻译下列语句。1.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2.借书满架,偃仰啸歌。3.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参考答案:1.(这是)已有百多年的老屋子,灰尘泥土往下漏,雨水也往流。2.借来各种书籍摆满书架,我安居室内,长啸高歌。3.十五的夜晚,皎洁的月光照亮半截墙壁,桂树的影子交杂错落,清风吹来,树影晃动婆五、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是整体感知,诵读全文,重点研习第一自然段,了解作者对“旧南阁子”的六、布置作业1.熟背第一自然段。2.完成练习题一、二中的相关内容。3.预习后面文段。
用心 爱心 专心 121号编辑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