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被动句教案
古代汉语的被动句 本课教学重点及要求 本讲介绍了什么是被动句,重点介绍了古代汉语被动句的类型:语义上表示被动的句子(意念被动句)、被动句式;并介绍了被动句式的构成及各种类型。学习重点应放在被动句的辨认以及各种被动句式的区别上。 二、古代汉语被动句的类型 1、语义上表示被动的句子——意念被动句 这种被动句在形式上与主动句没有 区别,主语的被动性质只能从意思上去 理解,所以人们又称之为意念被动句。 ⑴《郑伯克段于鄢》“蔓草犹不可除”。 “除”的意思是被除掉的意思。从上 文的内容可以领会到这一点。主语“蔓草”是动词“除”的受事者。 1、“于”字句 构成方式 在动词后加介词“于” (或“乎”),“于”后是主动者。“于”和主动者构成介词词组作句子的补语,且主动者必须出现。 主语+谓语+于+主动者 兵破于陈涉。《汉书·贾山列传》 “于”的词性和作用 介词,本身不表被动含义,作用是引入主动者。 2、“为”字句 “为”字的作用是引进行为的主动者,但是,有时候“为”字后面所引进的行为主动者可以省略,不出现,直接把“为”字放在动作的前面,仍然是被动句。 ①父母宗族,皆为戮没。《战国策·燕策》 ②若信者,亦已为禽矣。” 《史记·淮阴侯列传》 ③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史记·陈涉起义》 ④(逢丑父)呼曰:“自今无有代其君任患者,有一于此,将为戮乎?” 《左传·成公二年·鞌之战》 “为……所……” “为……所……”式主要是强调了动词,是古汉语中最常见的一种被动格式,并一直沿用至今。 1明清以来,颇为一部分人所爱重。(鲁迅《儒术》) 2某些作品,只为少数人所偏爱,而为大多数人所不需要。(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3、“见”字句 4、被字句 ② “见+动词+于+施事者”式。表被动的助动词“见”不同于“于”和“为”,不能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当句子需要明确表达出施事者的时候,“见”字句要同“于”字句搭配使用,构成 “见+及物动词+于+名词(施事)”的句式,这是一种比较完善的被动句式。 ⑴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⑵昔日,弥子瑕见爱于卫君。(被卫君宠爱) 《史记·老庄申韩列传》 ⑶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⑷然而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 (韩愈《进学解》) 南北朝后,“见”字句发展出一种新用法。不表示被动,用在及物动词前,表示对他人所发动作行为的接受,有指代宾语的作用。可译为“我”或“自己”。句子的含义是“对我怎么样”。 ⑴生孩六月,慈父见背。《李密:陈情表》 ——李密生下六个月,父亲就死了。“见背”就是父亲背弃了我,意思是父亲弃置自己去世了。这是死的委婉的说法。而不是慈祥的父亲被背弃了。 ⑵(吕布)因往见司徒王允,自陈卓几见杀之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