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第二单元.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必修1第二单元

4、布衣总统孙中山(节选) 教学目的:⒈深入理解课文,了解孙中山,了解“布衣”与总统的关系,了解布衣总统的来历及其布衣特色的体现,体会甘于淡泊精神对当代青年的教育意义。⒉学习“以小见大”的传记写法。 教学重点难点:⒈重点:布衣与总统的关系,布衣总统的来历及其布衣特色的体现⒉难点:对“布衣”、“剪辫”、“睡狮”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天下为公”,一句毫无私心、以天下为己任的响亮口号,伴随着一个高尚的名字,如一座丰碑,永远矗立在中国人心中。孙中山先生,公认的中国二十世纪第一位伟人。他的思想理论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今天,我们有机会近距离地触摸这个伟人的灵魂,感受他关心群众、甘于淡泊的品质。 二、推进新课: 1、简介孙中山及作者: 1)让学生谈谈对孙中山的认识。 2)教师补充:孙中山名文,字德明,号日新,改号逸仙。中国民主主义革命先行者,中国同盟会主要创始人。1866年11月12日诞生在广东香山县。1892年在香港学医,后在澳门、广州行医。1894年组建兴中会。1911年武昌起义后,被选为临时政府总统。1919年将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1920年组织中华民国政府任非常大总统。1924年改组中国国民党,重新解释三民主义。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终年59岁。(三民主义介绍:1905年在《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把同盟会的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民族主义就是推翻满洲贵族的专制统治,反对民族压迫;民权主义即“建立民国”,就是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国民的政府;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就是国家核定地价,征收地租税,同时逐步向地主收买土地。后来,孙中山又提出“土地国有”政策。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推动了革命运动的发展。后制订联俄、联共、扶助农公三大政策)? 3)简介作者:?陈廷一,当代传记文学作家,作品有《许世友传奇》《孙中山大传》《毛氏三兄弟》《宋美龄全传》《宋氏三姐妹》《贺氏三姐妹》等,风格通俗。?1990年他以自己的稿费设立了“李耳文学基金会”。有人称:“读传记文学不读陈廷一不可,写传记文学不写陈廷一不行”,可见他在我国传记文学创作上的扛鼎地位。 2、文体知识介绍——传记,再现人物的生平事迹和个性风貌的一种文体。特点:记实性、生动性、文学性。 1)创作方法:A、历史性传记 (以记叙翔实的失实为主) B、传记文学(属文学范畴,多用形象化方法,描写各种人 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面貌及其历史背景 2)篇幅:大传、小传 3)立传人物:A、自传(叙述自己生平的经历或文章)B、他传(记叙别人的思想、经历、言行的传记,一般是给在某个方面有突出成就并有较大影响的人写传 4)注意:传记叙述一个人的生平,并不在于也不可能吧一个人的一生的全部经历,事无巨细都写下来,只能记其一生中的主要事件或某些事件,来显示他的品格特点。 3、解题:何谓布衣? 明确:《礼记》:“治其麻丝,以为布帛。”我国是文明古国,是世界上最早生产纺织品的国家之一。用麻织出来的是“布”,而相对用丝织出的是“帛”。布与帛相比,前者质粗而价低,后者质精而价高。由于古代贵族穿帛衣服居多,庶人穿不起帛而孩子能穿布,所以布衣成了平民百姓的代称。后来也多以称没有做官的读书人。除外,还有一种“短褐”是用粗毛或粗麻织成的,为穷人所穿。原本指古代平民穿的衣服,渐渐的,“布衣”成了平民百姓的代称,后来多用来称没有做官的读书人。 4、“布衣”与总统的辨证关系? 明确:对“布衣总统”的理解有二:其一,指总统出身于布衣,源于“布衣”;其二,指具有总统的身份同时具备“布衣”的品德。 三、整体感知课文:速读全文,看看作为临时大总统的孙中山,在他身上具有哪些“布衣”色彩?(请个别学生谈谈,理清文章脉络。) 明确:要由“衣食住行”四方面体现: →房间:不大? 住?:简单,简朴 →摆设:数目少 →外面:客厅兼饭厅 衣:朴素 →改学生装为中山服(中山服的由来)整洁?? →正:孙中山 食?:俭约 (正反对比) →反:唐绍仪、吴廷芳? 行?:简易→悄悄出巡不惊扰民众,不事张扬 →制止巡官挥刀驱人群?亲民淡泊 四、深入探究: 1、从孙中山和张之洞的交往中,你认为孙中山表现了什么品性?张之洞当时态度转变说明了什么?(让学生各抒己见,了解人物的性格。) 明确:身为平民,却有着青云之志,不卑不亢,直视权贵。张之洞的转变表明他能够欣赏人才,善于发现人才。 2、难点释疑: 1)“剪辫子者免费供肉面一碗,以示奖励。”;“地上,辫子堆积得象一座小山。”剪辫子在当时象征什么? 明确:《孝经》: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至也。剪辫子在这时期成为反对满清,推翻帝制,追求共和,倡导民主的一种行

文档评论(0)

wh9040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