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归去来兮辞并序 整理稿
古代出仕是文人志士必然的价值取向,在封建专制独裁统治下,他们只能在无条件服从与维护自身尊严、保持独立人格的矛盾中苦苦挣扎。除了陶渊明,李白、苏轼、辛弃疾都曾流露过归隐的心绪,只不过陶渊明比较明显,且付诸实际行动罢了。在前面介绍陶渊明创作题材时曾提到过,陶晚年作过大量诗,“猛志”一词出现多次,这表明显然有一股济世的热流贯穿于他的一生,其平淡自然的诗风始终未能掩盖此股热流的跃动,看似恬淡的归隐并不意味着痛苦的消失,而是象征着苦难的加剧,即“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归去来兮”“已矣乎…‘胡为乎遑遑欲何之?”这些句子表明诗人在惆怅悲苦中饱受折磨。 诗人回归田园,崇尚自然,这里“自然”指人的质朴真实、率性而行的本性。他无法忍受官场对人的本性的扭曲,追求“本我”“真我”,不一味趋同,以求保存他的社会政治理想和人格价值,从字里行间我们不也体味到济世不得的痛苦与回归田园的无奈了吗?因此,本文所表现的陶渊明的思想感情,既有回归田园的欢悦,又有理想受挫的失落和忧伤.对此我们应有完整的认识。 知识点归纳 正音 飏yáng 樽 zūn 眄miǎn 憩 qì 岫xiù ? 翳 yì 棹zhào 耔Zǐ 遑huáng 古今异义 悦亲戚之情话 古义,包括父母兄弟姐妹在内的内外亲属; 今义,除父母兄弟姐妹以外的亲 属。 词义所指范围缩小了 实词 ? ①悟已往之不谏(谏,谏正,劝止) ②知来者之可追(追,挽救,补救) ③三径就荒(就,近于) ④审容膝之易安(审,觉察) ⑤策扶老以流憩(策,拄着) ⑥时矫首而遐观(矫,举) ⑦帝乡不可期(期:至,及) ⑧聊乘化以归尽(聊,姑且) ⑨胡为乎遑遑欲何之?(遑遑,不安的样子) ⑩曷不委心任去留(委,随,顺从) 特殊句式 宾语前置 :复驾言兮焉求?(应为“复驾言兮求焉?”)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应为“为胡乎遑遑欲之何?) 乐夫天命复奚疑?(应为“乐夫天命复疑奚?”) 介宾后置:农人告余以春及。(应为“农人以春及告余”) 词类活用? 眄庭柯以怡颜(怡,使动用发,使……愉快 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悦,乐,意动用法,以……为悦,以……为乐) 或棹孤舟(棹,名词作动词,划) 善万物之得时(善,形容词作动词,喜欢,羡慕) 乐夫天命复奚疑(乐,意动用法,以……为乐) 一词多义 ?以: 舟遥遥以轻飏(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关系,译为“地”) 问征夫以前路(介词,拿) 引壶觞以自酌(连词,表示目的关系,相当于“来”) 园日涉以成趣(连词,相当与“而”表并列,不译) 农人告余以春及(介词,把) 行: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行走) 2、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将要) 3、李白乘舟将欲行(离去)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行为) 引: 1、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拉开弓) 2、引壶觞以自酌(端起) 3、引以为流觞曲水(引来) 4、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譬喻,此有“言谈”、“说话”之意) ? 乘: ? 1、公与之乘,战于长勺(乘车) 2、聊乘化以归尽(顺应) 3、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古,四匹马拉的车) 4、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趁) 策: 1、振长策而御守内(马鞭子) 2、策扶老以流憩(拄着) 3、退而论书策(古代写字用的竹筒) 4、蒙故业,因遗策(计策,策略) 不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 ----陶潜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 ----李白 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 -----孟子 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 ----屈原 陶渊明诗歌选读: [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提示:本诗写优游自在的隐居生活。“心远地自偏”是说,只要存心远离尘世,便觉得居住的地方也远离尘世了。“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两句是说,从大自然得到启发,领会到人生的真谛,但这是无法用言语表达,也无须用言语表达。 归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