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张之洞劝学篇.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03张之洞劝学篇

[清]张之洞 上课日期:2011/10/14 张之洞:1837年9月2日-1909年10月4日,字孝达,号香涛、香岩,又号壹公、无竞居士,晚年自号抱冰 直隶南皮人 27岁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任教习,侍讲学士,内阁学士,巡抚,总督,军机大臣 早年曾支持洋务运动,是支持改革的代表人物,其思想中心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注重教育和警察,主导了建立了近代中国的学校教育与警察制度,对清末教育和社会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关于写作动机: 旧者因噎而食废,新者歧多而羊亡;旧者不知通,新者不知本。不知通则无应敌制变之术,不知本则有非薄名教之心 夫如是,则旧者愈病新,新者愈厌旧,交相为瘉,而恢诡倾危乱名改作之流,遂杂出其说以荡衆心 全篇可括之以五知: 一知恥,恥不如日本,恥不如土耳其,耻不如暹罗,耻不如古巴 二知惧,惧为印度,惧为越南缅甸朝鲜,惧为为埃及,惧波兰 三知变,不变其习不能变法,不变其法不能变器 四知要,中学考古非要,致用为要,西学亦有别,西艺非要,西政为要 五知本,在海外不忘国,见异俗不忘亲,多智巧不忘圣。凡此所说,窃尝考诸中庸而有合焉 兹内篇所言,皆求仁之事也,外篇所言,皆求智求勇之事也 内篇第一·同心 “保国家”,“保圣教”,“保华种”,合为一心,谓之同心 方法: 1. 激发忠爱 2. 讲求富强 3. 尊朝廷 4. 卫社稷 内篇第二·教忠 首先列举了本朝十四项仁政,诸如增加科举名额,公平任用文官,体恤臣民等 其次以比较法说明西方国势虽强,但底层小民贫苦;中国国势虽弱,但“俯仰宽然,有以自乐其生” 内篇第三·明纲 1. 三纲:君臣,父子,夫妇 2. 西方的君臣之伦,是亲爱大于威严;中国则是威严大于亲爱 3. 西方的父子之伦,虽不墓祭但有省墓;中国则强调祭祖 4.西方的夫妇之伦,是男女平等,男不纳妾;中国则是妻子从夫 一、政治制度的改革 内篇第六·正权 1. 提倡民权百害而无一益 因未形成中产阶级,固陋者多,欠缺管理国家之能力与意图,最终形成暴乱 2. 开设议院须等待时机 学堂遍布,人才众多之际,可以让官绅共同议事 贸然设议院,无异于个人揽权,危害国家 从大历史的眼光来看,其批评有其道理 案例: 民国时期,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五权宪法》只具形式,难以落实,受到批评与挑战 扩展阅读:黄仁宇:《中国大历史》,韦慕庭:《孙中山:壮志未酬的爱国者》 二、关于国民道德的重新建设 内篇第九·去毒 1. 烟毒:残害国民,贻害国家 2. 整治之法: 广兴学会,推广学习,则人不至于无事,进而懒惰,养成烟瘾 三、关于现代教育制度的改革 1. 内篇第五·宗经 (1). 以儒家思想为宗 (2). 儒家包含了各家思想精髓,摒弃了各家思想的弊端 2. 内篇第七·循序 (1). 欲强中国,必学西学 但应是有条件的学习,即要有中学根底 (2). 西方学堂设有宗教课,示以宗教,亦学蜡丁文,以为存古 (3). 学习西学前,应先涉猎中国学术文章,后择西学之可以补其缺陷者 3. 外篇第一·益智 (1). 学生智,智生力,力生自强 (2). 士农工商均益智,士以导农工商兵 (3). 方法:去(狂)妄,去苟(且) 4. 外篇第二·游学 (1). 出洋一年,胜于读西书五年 (2). 小国日本暴兴,就是游学功用的最佳案例 (3). 应派遣学生留学东洋,理由是: 路途近,费用少,容易考察,日文较洋文容易通晓,日本已将西学做过筛选 5. 外篇第三·设学 全国设立三级学堂:京师设大学堂,道府为中学堂,州县为小学堂 6. 外篇第四·学制 (1). 小学,中学,大学各分两三等,期满以后,考其等第,给予执照,国家欲用人才,则取之于学堂 (2). 教科书由儒者编纂,学部审定 (3). 学堂筹备经费由地方绅富捐集 7. 外篇第八·变科举 (1). 改革八股、考试科目、考试场次与录取人数 (2). 不可尽废四书,否则中学从此无人读 1. 以教育解决国家危机 2. 提出了系统的学校教育制度蓝图 3. 更倾向继承中国既有传统,以重“存菁”甚于“去芜”的方式,完成中国的现代化 4. 评价:改革方针过于向传统妥协,延续了传统中的不良部分,但却奠下了日后的深度改革基础 Thank you!

文档评论(0)

wh9040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