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故陈福基老中医治疗痤疮的临床经验.docVIP

已故陈福基老中医治疗痤疮的临床经验.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已故陈福基老中医治疗痤疮的临床经验

已故陈福基老中医治疗痤疮的临床经验 赵莉莉 山西省寿阳县中医院(045400) 关键词:痤疮;中医药疗法;陈福基﹫ 我院已故陈福基老先生,从事皮肤科临床工作30余载,经验颇丰。我有幸师从陈老临证数载,受益匪浅,陈老对寻常痤疮别有心得,临场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 1 病因病机 痤疮是青年最常患的皮肤病,每易反复发作,且较顽固。西医认为:青春其中,雄激素分泌旺盛,致使皮肤腺分泌较多,同时毛囊皮脂腺上皮发生角化而使排泄通道变窄,导致皮脂蓄积,加之痤疮丙酸杆菌和其他细菌的侵袭、繁殖,就形成了以皮脂增多——排泄受阻——细菌感染为轴心的痤疮发病机制。陈老在临床中体会,认为本病的发生,多因素体阳热偏盛,肺经蕴热,复受风邪,熏蒸于上而发;或过食辛辣肥甘厚味,助湿化热,湿热互结,上蒸而致;或脾气不足,运化失常,湿浊内停,郁久化热,热灼津伤,煎炼成痰;或冲任失调,气滞血瘀,湿热痰瘀凝滞肌肤而发。总之,邪热壅于肌肤,热毒蕴聚,为本病发病之根本,日久痰浊阻滞,气滞血瘀。 2 辨证要点 2.1重病史 病初起而发为邪热炽盛,邪在皮肤,以清泄热邪为主。日久邪壅滞经脉,以清化为主;青春发育期,以阳热盛为主,治以清为主;中年妇女多冲任失常,要兼顾肝肾;体壮者多火;体弱者多阴虚;肥胖者多痰湿;平素嗜酒肥甘者多湿热。 2.2查皮诊分布 皮疹好发于颜面、颈、胸背或臀部。发于颜面者,多属肺经风热;发于颈、胸背或臀部着者,多因肠胃湿热或脾运失常,湿浊内停。 2.3看皮疹形态 皮损为针头大小的毛囊性丘疹,色红, 顶端可出现小脓包,或为白头粉刺、黑头粉刺者,多属风热郁于肌肤;皮损若为囊肿、脓肿,色鲜红,亦可见紫红色结节,多为湿热蕴于肌肤;若囊肿、脓肿呈暗红色或正常肤色,甚至破溃形成窦道疤痕,常伴皮脂溢出者,多属痰浊阻滞;皮损硬肿难消,色暗日久为瘀阻血脉。 3 辨病辩证施治 3.1清热解毒为治病之本 陈老喜用五味消毒饮,本方原治火毒结聚的痈疮疖肿,其组成方药为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天葵子。金银花两清气血热毒为主;紫花地丁、天葵子、蒲公英、野菊花均各有清热解毒之功,配合使用,其清解之力尤强,并能凉血散结以消肿止痛。诸药合用达到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之功效,是治疗本病初中期必用之方。 3.2辨证施治 3.2.1肺经风热:症见颜面部丘疹色红,伴疼痛,口渴喜饮,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滑者,选枇杷清肺饮化裁,药用黄芩、黄柏、桑白皮、生大黄、生石膏、蝉衣、天花粉以清泄肺经风热。 3.2.2肠胃湿热证 症见胸背部皮肤油腻,皮疹红肿疼痛,或有脓疱,伴口臭、便秘、溲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数者,可以茵陈蒿汤加生山楂、鸡内金、枳实、黄芩、黄连清热利湿。 3.2.3痰湿瘀滞症 症见皮疹颜色暗红,以结节、脓肿、囊肿、 疤痕多见,经久难愈,伴纳呆腹胀,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者,以二陈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药用陈皮、半夏、茯苓、桃仁、红花、当归、川芎、芍药等,达除湿化痰,活血散结之功效。 3.3内外结合治疗 陈老治疗本病,在内服中药基础上,常配合外用药物,则疗效更佳,方用黄芩、黄连、虎杖、连翘、山豆根、丹参、川芎水煎外敷,每日2次,每次半小时。 3.4重视调护 陈老认为本病在应用药物的同时,更要重视调护,其要点有:一常用温水洗脸,皮脂较多时,可每日3-4次,不用冷水洗面,以防毛孔收缩,皮脂堵塞,痤疮加重;二避免滥用化妆品,粉质或油质化妆品。会堵塞毛孔,造成皮脂淤积;三忌挤压,以免炎症扩散,愈后遗留凹陷性疤瘢;四忌饮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少食油腻、甜食:五多食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4 病案举例 4.1朱某某,男,27岁,2004年8月2日初诊。1年来由于工作繁忙,平素嗜食辛辣厚味,于胸背部反复出现脓肿、囊肿、结节、色红、疼痛,皮疹此起彼伏,皮肤较油腻,伴大便粘腻不畅,小便黄,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滑数。属痤疮肠胃湿热型。治以清热化湿,解毒散结。处方:金银花15克,野菊花15克,蒲公英15克,紫花地丁12克,天葵子12克,茵陈蒿15克,山栀子12克,大黄12克(后下),黄柏12克,枳实12克,生山楂15克。5剂,水煎服。另用黄连20克,黄柏20克,虎杖20克,丹参30克,山豆根20克。水煎外敷,每日2次,每次约半小时。再诊时,皮疹已变暗红。脓肿、囊肿均已减轻,疼痛消失,病已十去六七。二便正常,舌红苔黄,脉滑。前方去茵陈蒿、大黄、枳实、加黄芩12克、连翘12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5剂,水煎服。药后即愈。随访未复发。 4.2闫某某,女,30岁,2003年9月5日初诊,双下颌及颈部可见暗红色皮疹,以结节、疤痕、囊肿多见,久不能愈。患者素体肥胖,月经量少,色暗红,有血块。舌暗红,苔白厚,脉滑。诊断为痤疮痰湿瘀滞症。治当除湿化痰,活血散瘀。处方:野菊花12克,

文档评论(0)

xingkongw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